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题的解题历程是影响智障学生解题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智障学生只有表现出完整恰当的解题历程时才能证明其真正掌握该应用题。鉴于解题历程的重要性,本研究一方面从Mayer解题历程理论出发探讨轻度智障学生在解加减应用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另一方面又根据该轻度智障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策略进行干预。第一部分研究依托Mayer解题历程理论,采用测试、观察和事后访谈的方法了解一名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加减应用题解题历程并发现其中的问题。结果显示:1.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能完全掌握的题型为结果量未知(增加)和被比较量未知(比多和比少)题型。2.在其他未掌握的题型上,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出现了以下问题:问题转译方面,有语言知识却不用,仅读数字、关键字;缺乏语意知识,不理解表示数量关系或数量变化的关键字词的意义。问题整合上,通过关键字选择算法,缺少相应的图式知识。在解题方案的计划和监控上:缺乏检查且未掌握检查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在第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我教导—图示策略对同一被试进行有关加减应用题的干预,探讨自我教导—图示策略对提升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加减应用题的解题成效,采用了单一被试实验(ABA’)方法,研究资料以折线图、柱状图及视觉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自我教导—图示策略能提高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比较类、改变类加减应用题的整体解题成效,具有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2.自我教导—图示策略能提高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改变类加减应用题的解题成效,具有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3.自我教导—图示策略教学能提高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比较类加减应用题的解题成效,具有立即效果和维持效果,且维持效果好于改变类应用题。4.该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能掌握自我教导—图示策略并能维持自我教导—图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