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治·布朗·古德(George Brown Goode,1851-1896)是19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科学家、历史学者、系谱学者及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大师。1887年,古德被任命为史密森学会助理秘书,负责美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务,为美国国家博物馆的发展和美国博物馆学的规范化制定了标准。古德不仅对美国国家博物馆的成长和史密森学会的博物馆化功勋卓著,而且影响了19世纪后期美国博物馆和史密森学会的发展走向,尤其是其博物馆和藏品的分类、博物馆教育与其他博物馆活动等思想与实践在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本论文采用纵向与横向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古德的博物馆思想与实践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将填补国内研究的空白,也将为国内博物馆同仁提供借鉴意义。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部分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等相关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德的生平概要,包含其求学经历和作为自然学者、历史学者的成就与荣耀以及文学、目录学等其他方面的造诣和成就,以全面了解古德其人,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德所工作与服务的史密森学会所属的国家博物馆的成长史,了解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对博物馆的诉求和博物馆在社会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而着重揭示了古德在促进美国博物馆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则主要对古德关于博物馆中的分类的思想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和介绍,主要包括古德根据博物馆藏品性质或博物馆所属机构而进行的博物馆分类、依藏品性质或藏品的利用而进行的藏品分类。第四部分从宏观层面回顾了19世纪后期美国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指出当时博物馆亦成为教育的一大阵地。进而从微观层面重点提炼、分析了古德的博物馆教育思想与实践,以一窥作为美国博物馆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先行和领军人物的古德如何塑造了美国博物馆的教育性格并深刻影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