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了解、比较中学生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情况,并探究教养方式对自尊、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hort 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 Chinese,S-EMBU-C)、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oping Style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CSSMSS)以及一份自编人口学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在长沙5所中学中进行发放与数据采集。研究共计回收1064份有效问卷,其中独生子女541人,非独生子女523人。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具体统计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同时,本研究还使用了Amos软件建立父母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影响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利用Spssmacro脚本检验了自尊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应对方式影响中的中介效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父母,虽然使用积极教养方式的程度更高,但在消极教养方式的使用上与非独生子女父母没有显著差异。(2)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而言,能够感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温暖,自尊心更强;应对问题时,独生子女更容易求助或者幻想,而非独生子女则更容易退让或忍耐。(3)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显著影响了独生子女自尊的形成、应对方式的选择,自尊在教养方式影响独生子女应对方式的机制有中介效应。(4)消极教养方式比积极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自尊、应对方式的影响更大,且在消极教养方式下自尊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也更大,因此消极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损害程度很高。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如何避免消极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拒绝)的使用是独生子女家庭更多应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