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开发一种新型的绿色储能装置成为重要的解决之道。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介于电池与传统电容器间的新型能量储存和转换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好、绿色环保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然而较低的能量密度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能量密度公式E=1/2CV2知,可以通过提高电极材料电容量(C)和拓宽工作电压(V)来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通过设计匹配两种不同储能方式的电极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来提高能量密度成为研究热点。拥有多种化学计量比的硫化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比电容高,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多孔泡沫镍为基底,成功制备比电容高、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的硫化镍及其复合纳米材料,并与活性炭(AC)构成非对称电容器。通过相关测试,表征合成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评估其电化学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便捷的连续离子层吸附法(SILAR),常温下,在泡沫镍集流体上直接合成了纯度较高的片层状NiS。立体片层结构使得材料比表面积增加,活性材料利用显著率提高,在三电极测试条件下,NiS表现出良好的赝电容特性,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高达1678 F g-1。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后实现高能量密度42.3 Wh kg-1,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为83.0%。表明合成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与以往SILAR法得到无定型薄膜相比,该法一步制备金属硫化物片层具有一定创新性。(2)通过两步合成法实现具有核壳结构Co3O4@Ni3S2三维纳米线阵列的构建,以多孔泡沫镍为基底,水热法合成Co3O4纳米线以及电沉积法合成Ni3S2超薄纳米片,共同组成有序的分级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与单一的Co3O4和Ni3S2电极材料相比,该复合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三电极体系中,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其比电容高达1710 F g-1,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8.5%。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后,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展现出126.6 F g-1的高比电容和44.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本课题核壳纳米线阵列的设计可有效缩短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途径,通过复合材料的协同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性能。(3)通过两步合成路线制备具有三维分级结构的CoAl-LDH@Ni3S2纳米片阵列。利用水热合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垂直生长钴铝层状双氢氧化物(CoAl-LDH)纳米片阵列。通过控制电沉积条件,在CoAl-LDH片层表面包裹Ni3S2超薄纳米片。本课题新颖的形貌设计使得合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在三电极体系中,1 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1904 F g-1。以CoAl-LDH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成非对称电容器,工作电压可拓宽至1.6 V,5000次循环充放电后容量保持率仍有84.2%。研究表明,形成的特殊“片-网”结构可显著增加电极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离子的接触机率,维持机械稳定性从而实现储能性能的增强。
其他文献
钼酸镧(La2Mo2O9)是最近被报道的一种新型氧离子导体,即使不掺杂低价金属阳离子,其晶格内部也具有相当数量的氧空位,且在600~800℃中温范围内具有高于传统的稳定化ZrO2的氧离子电
本文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3V2(PO4)3,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其结构及其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
采用聚焦脉冲激光束轰击浸于含修饰剂流动液相中的氧化物固体靶的连续一步制备的新方法,将杂化材料的制备、原位修饰、组装和杂化一步连续完成,获得修饰性纳米氧化物乙醇溶胶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本研究中,首先采用脉冲激光轰击法(PLA)连续制备了纳米TiO_2乙醇溶胶,通过TEM、UV-Vis和荧光光谱考察了流动相及其流速、脉冲激光输出功率以及溶胶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所获纳米TiO_2溶胶荧光性能的影响;其次,通过制备不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锐钛矿型TiO_2固体靶,采用PLA法连续制备得到一系列不同金属氧化物掺杂的纳米TiO_2乙醇溶胶,并通过UV-Vis、荧光光谱以及XRD等考察了不同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