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各国(地区)内部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矛盾,而且使原来并不突出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到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地区)都发生了社会运动,而且其中不乏青年或者青少年为主体参与的社会运动。这些社会运动造成了人员伤亡,破坏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很不好的示范效应,甚至有一些青年走向极端化,极大地影响了青年的健康向上发展。比如美国华尔街等地爆发了青年游行示威事件,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也接连发生了多种不理智的青年社会运动,而且我们内地甚至发生了中小学生参与为主的社会运动,这些运动带来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本文以“太阳花”学运为案例进行研究,运用在西方社会运动研究领域中占很重要地位的政治过程理论,在该理论视角下对所属的四个结构方面进行分别分析:政治机会结构、运动动员结构、运动文化和运动话语结构以及运动与媒体关系结构。以此,来更准确地把握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未来动向,正确看待并规范青年社会运动行为。以期实现公民权利,达到青年人的权利与民主政治之间合理合法的均衡点,使青年为主体参与的社会运动回到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同时又不造成社会运动背离民主化道路的合法性而成为暴乱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