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贸易强国——中国科技兴贸战略初探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在一国经济和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急需利用科学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以科学技术全面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科技兴贸战略正是这种国际环境下的产物,它的宗旨在于发挥我国科技及产业优势,扩大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促进我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使我国的外贸出口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科技兴贸战略在“十五”期间被大力实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未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对科技兴贸战略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因而本文试图对该战略进行基础分析研究,以为日后的研究抛砖引玉。 本文围绕科技兴贸战略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探讨。 第一,科技兴贸战略有什么样的理论支持?本文第一章对相关的经济贸易理论进行了文献综述,以研究科技兴贸战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二,我国为何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本文第二章对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第三,科技兴贸战略有何成效?本文第三章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引用大量数据及外贸指标体系,对我国科技兴贸战略实施所带来的成效和不足进行了全面的衡量。 第四,我国的科技兴贸战略能否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吸取经验?本文第四章通过对比分析,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类似政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总结其成功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十一五”期间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提供一些借鉴。 第五,科技兴贸战略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在前面四章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对我国科技兴贸战略提出了几方面中肯的建议。
其他文献
核心竞争力是普拉哈拉德和哈维尔1990年提出的,其定义为 “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组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在过去十年里,核心竞争力被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转型国家纷纷进行了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许多地方自治法典相继出台,分权成为一时的潮流,关于渐进改革和激进改革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最近几年,转型国家又
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以及跨国并购的风行,银行跨国经营规模迅速壮大,跨国银行掌控了数以亿计的金融资本。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显示,至2005年第三季度,各国银行境外资产总额达
证券市场是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质量则关系着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就我国而言,证券市场还相当的不规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利润操纵、股价操纵,会计信息造假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