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在绝经后女性及年龄大于50岁男性人群中的血尿酸与骨密度的关系,揭示在不同血尿酸水平时其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本组资料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在绝经后女性及年龄大于50岁男性人群中的血尿酸与骨密度的关系,揭示在不同血尿酸水平时其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本组资料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骨密度检查的住院患者1380例,依据其血尿酸水平分设4个小组,具体如下:N1组(SUA≤240μmol/L),N2组(SUA 241~360μmol/L),N3组(SUA361~420μmol/L),N4组(SUA≥421μmol/L)。采用方差分析与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比较各组间骨密度的差异性以及其血尿酸与各部位骨密度相关性;而关于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的分析检验则使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分析与检验。结果:不同血尿酸水平组间年龄、性别组成比、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总胆固醇的分析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血尿酸水平组间腰椎整体、股骨颈、髋部整体骨密度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腰椎整体骨密度值随着血尿酸浓度升高而升高,而股骨颈、髋部整体骨密度在未到达高尿酸血症水平时随着血尿酸浓度升高而升高,当血尿酸达到高尿酸血症水平时两者之间不再有这种变化趋势。经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混杂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研究血尿酸浓度与其腰椎整体、股骨颈和髋部整体的骨密度值关系时发现血尿酸与上述各部位骨密度值相关性为正值(r值分别为0.215、0.201、0.197,P值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在绝经后女性和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人群中,血尿酸浓度和腰椎整体、股骨颈、髋部整体骨密度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血尿酸水平增高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但当血尿酸升高至高尿酸血症水平后,其血尿酸水平增高对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不一定会进一步增加。
其他文献
土壤是重金属污染的源和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水稻集中种植的南方区域,土壤中往往存在多金属复合污染,其毒性效应与单一重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是真核生物中保守的应对内质网胁迫(ER stress)的反应,它参与了生物对多种逆境的响应。但UPR反应是否参与野生烟草抵御链格孢菌的过程尚不清
研究目的:通过对实验进行相关控制,对参加12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女大学生,运用德国Zebris足底压力测力板进行步态测试,并对其步态相关指标足偏角、步长、跨步长/步幅、步宽、
研究背景及目的伤口愈合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众多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中,血管形成障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这可能与高血糖所致的内皮细胞衰老加速、功能受损有关。研究表
土壤线虫作为地下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重要部分,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报道了关于土壤环境、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微生物等对土壤线虫物种
干旱缺水是西北干旱荒漠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选用抗旱植物、合理配置、采用节水抗旱栽培管理技术是目前的主要路径。本论文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沙打
背景: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机制被认为是由于肝脏脂肪的过度堆积而引起肝脏内发生氧化应激、炎症等反应造成的肝脏损伤。肝脏脂肪的过度堆积与脂肪的生成和代谢有关,因
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一直以来受降雨量不足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粮食产量低下且不稳定。为了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地膜和秸秆覆盖种植技术被广为应用。为深入
黄苞南星(Arisaema flavum(Forsk.)Schott)属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至东南部和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在拉萨河谷常见于碎石坡、灌丛、树林、荒地、
背景: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细胞结构异常以及(或者)功能障碍性疾病。炎症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过程中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腺苷三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