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样板戏的文本、表演与生产——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智取威虎山》一剧入手,力图避开枯燥的概念阐释,通过对剧本、剧场及其特殊的生产方式做细致的解读与理性的分析,探寻样板戏丰富而复杂的内涵.第一部分:剧本——双重话语的世界主流话语以强势的姿态雄居于文本,英雄、群众、战争,形象地展示了虚构的神话;与此同时,暗藏着的民间话语隐约可见,二者相互纠结,组构了一个双重话语的世界.第二部分:剧场——京剧创新的实验取程式化的京剧表现现代生活,始终是京剧改革最尖锐的课题.样板戏实践了这一过程的探索.相对传统京剧来说,这是一次当之无愧的创新实验.京剧程式化的两极对立思维、六七十年代观众的审美期待心理,与战争题材产生暗合,无形中将京剧的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内容之间的内在矛盾消解;程式的创新凝聚了艺术工作者的大量心血,舞蹈、音乐、舞台美术、表演,对文本审美性进行了补充与激活,成为《智取威虎山》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样板戏在京剧改革方面的成功,并不能停歇"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只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延缓了传统京剧的衰亡.第三部分:艺术生产——红色经典的崛起《智取威虎山》的生产流程始终贯注着主流意识形态,从《林海雪原》这一前文本到现代戏的改编再到样板戏的修改,随着政治权力涉入的逐渐增加,文本越来越显出观念化、纯粹化的特征,因此把样板戏及其前身截然分开是难以服人的.在艺术生产上,集体创作得以实现,由于"根本任务论"、"三突出"理论的侵淫,整个生产过程破除了文学生产与文本的独立性、自足性,将艺术家带有个性化的意义生产者的角色认定和自我想象彻底破坏、击碎,文艺生产完全被纳入到政治体制之中.流通方式的多样、权威性媒体的关注与评论,促生了样板戏的全面繁盛;不同生活关系中的消费者声音,经过国家舆论的筛选,按照自己的观念框架、美学理想去理解这出戏,形成了有指挥的合唱.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聊斋志异》是我国最为灿烂不朽的文言小说集,其中的很多人物形象都有其现实原型,这些人物原型与作品形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论文正是考证了一系列小说人物的现实原貌,并
作为一项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目前电石生产在我国发展规模巨大。在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的大气候下,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石生产国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的电石生产节能降耗任务
本文是在搜集整理战国所有燕官玺并集合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每枚燕官玺进行整理和研究,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为燕官玺的研究概述,主要是对燕官玺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