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视频编码的感知编码模式选择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ra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 Video coding,DVC)在解码端利用帧间相关性,具有较低的编码复杂度,适合于运算能力和能量供应均受限的无线视频应用领域。在DVC中加入编码模式选择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预测视频帧(边信息)质量的空间波动,提升编码效率。由于视频的最终接收者为人眼,因此本文重点从视觉感知角度研究DVC的编码模式选择。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首先,提出了一种低延时的编码端感知编码模式选择方案。该方案不再使用运动向量等经过复杂运算而得到的信息,显著地降低了编码延时。为了提升捕捉视觉失真区域的能力,本方案引入了高斯滤波器和肤色分析,分配给视觉敏感区域的失真更高的敏感度。此外,为解决信道解码引起的巨大解码延时问题,本方案采用帧内编码技术对视觉失真区域进行纠错。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的基于感知的DVC编码方案相比,本方案可以将编码模式选择引起的编码延时由至少1.1?10~5 ms降低为最多12ms,在不计入边信息生成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将解码延时由最少12s降低为1ms,虽然率失真性能平均下降了0.16dB,但是解码的视频却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其次,提出了一种低延时的解码端感知编码模式选择方案。该方案融入了对边信息视觉质量的估计,从而可以根据边信息的质量动态改变决策参数,进一步提升了编码性能。此外,本方案对用于边信息生成的关键帧也引入了宏块跳过模式,从而实现了一种新型图像组(Group of Pictures,GOP)结构,进一步去除了帧间冗余。实验表明,在保持较低编解码延时的基础上,上述技术的融入进一步提升了编码效率。与最新的基于感知的DVC编码方案相比,本方案的率失真性能平均提升了1.1dB,与经典的DISCOVER编码方案相比,率失真性能平均提升了1.8dB,同时解码视频的视觉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其他文献
碳水输移过程参与地球上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并与气候变化相呼应,控制着地表各圈层诸多自然过程的形成演化模式。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是连接海洋和陆地两大生态系统的主要通道,也是沟通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的重要纽带,构成碳水输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方法是厘清河水与各类水体交互作用和转化关系,反映流域内水-岩相互作用,探讨各支流对主河道物质
在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无线通信的技术飞速发展。无线系统的性能在通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许多研究者在各领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其中
我国西部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使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嗜碱芽胞杆菌资源样本,为嗜碱芽胞杆菌的分离和系统分类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研究以四川、云南、
疲劳驾驶已经成为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在重特大交通事故中,疲劳驾驶所造成的事故占比高达40%以上,疲劳驾驶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主要对驾驶员疲劳驾驶的视觉检测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驾驶员面部图像检测。在面部遮挡和头部姿态变化的情况下,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的准确率较低。针对此不足,将PCN算法引入到疲劳驾驶
无线传感网涉及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嵌入式技术等,是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在军事、环境、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传感器节点一
在激光精密焊接场合中,由于会受到产品治具的加工精度以及其安装方式限制的影响,需要人工调整工件或治具位置,而人工操作必定会存在工人疏忽、重复性差及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这必将导致焊接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因而造成产品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引导焊接定位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该方式通过分别计算模板和目标图片的位置,使两者结果作差得到补偿量,将补偿量发送给运动平台较正位置以达到准确焊接的目的。本文通过对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无线视频监控技术应运而生。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无线视频监控以其灵活性、高集成性、便捷性等诸多优点必将取代
近些年来,移动传感已经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进展。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内置了越来越丰富的传感器,如摄像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温度
在法庭科学领域中,电工胶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物证,对电工胶带的种类、来源进行检验鉴定不仅能为侦查人员提供破案线索和方向,还能为诉讼提供证据。传统的检验方法大多需要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和数字电子技术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这些传感器设备可以用于通信,计算和传感等方面。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使得移动传感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