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kbvR基因缺失株致病性和免疫保护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 :湖北医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不仅能导致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还可以引起肝脓肿、脑膜炎和眼内炎。强毒株和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仅次于大肠杆菌的条件致病菌,尤其是K1和K2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由于具有很强的侵袭力和抗吞噬能力在临床更常见。细菌的致病过程是一个感应宿主各类环境,从而调控相关基因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包括转录调控因子和转录后调控因子的调控作用。其中肺炎克雷伯菌KP1_RS12260(kbv R)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类转录调控子。课题组前期敲除肺炎克雷伯菌kbv R基因以后发现细菌荚膜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影响。目的:本课题将继续研究肺炎克雷伯菌kbv R基因在细菌致病性及细菌适应机体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评估kbv R基因敲除株的免疫保护力。方法:课题组前期已经构建肺炎克雷伯菌kbv R基因敲除株(△kbvR)和kbv R基因回补株(C-kbvR)。本课题首先分别经小鼠皮下、腹腔和消化道途径感染kbv R基因敲除株(△kbvR)或野生株(WT),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和计算相关器官细菌载量,分析kbv R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比较生长曲线及活菌数分析kbv R基因在细菌适应机体各种微环境(包括胆盐、酸性环境、H2O2及高渗环境)中的作用,并利用体内和体外巨噬细胞与细菌相互作用实验评估kbv R基因在细菌抗巨噬细胞吞噬过程中的作用。通过RNA-Seq测序从全基因组的角度了解kbv R基因敲除株与野生株基因表达的差异并筛选出部分可能受Kbv R调控的致病相关基因并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克隆表达并纯化Kbv R蛋白。在此基础上,以kbv R基因敲除株免疫小鼠并初步分析其免疫保护效果,评估kbv R基因敲除株作为减毒活疫苗株的可能性。结果:1.kbv R基因敲除后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速度,而在小鼠皮下、腹腔及消化道感染模型中,△kbv R的致病力明显低于WT对照组。皮下与腹腔分别感染107 cfu/m L与104 cfu/m L的WT后,小鼠在两天内全部死亡,而△kbv R感染的小鼠在感染后7天仍然全部存活。在消化道感染模型中,感染108 cfu/m L WT的小鼠在感染后5天大肠、小肠及肝脏的细菌载量均明显高于△kbv R感染的小鼠。2.在酸性环境和H2O2中,△kbv R与WT的生长无明显区别。但在胆盐环境和高渗环境中,kbv R基因敲除株的生长明显比WT好。3.当kbv R基因敲除株腹腔感染小鼠24 h后,分别取小鼠血液涂板培养,腹腔灌洗液涂片染色,结果均未观察到肺炎克雷伯菌的存在,而WT菌株感染小鼠后,血液及腹腔灌洗液均能检测到细菌。体外巨噬细胞侵袭实验发现,当kbv R基因敲除后,细菌对巨噬细胞的黏附作用明显增强,而抗吞噬能力下降。4.通过RNA-Seq测序结果显示1410个基因的转录受到Kbv R的调控,其中包括细菌荚膜、菌毛、脂多糖、离子获得相关基因。5.初步免疫保护实验证明皮下免疫注射104 cfu/m L的△kbv R后,小鼠在攻毒实验中生存率提升50%,表明△kbv R能够为小鼠提供部分保护力。结论:kbv R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它与细菌致病性密切相关并且在细菌感应外界胆盐环境、高渗环境中起到负调控作用。kbv R基因影响细菌对巨噬细胞的抗吞噬功能和肠道定植能力,进而影响细菌致病力。初步免疫保护实验证明△kbv R能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为下一步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减毒活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金子圩岩体位于铜陵地区东部,与钼钨矿化关系密切,在铜陵地区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本文以金子圩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探讨了岩浆岩来源及演化。岩相学研究表明,金子圩岩体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斑岩,岩石主要呈灰白色,似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角闪石组成,约占1520%;基质主要呈细粒结构,约占8085%,主要由石英(2025%)、斜长石(4045%)、钾
中国与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抗战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促使中国与朝鲜等东亚国家的抗日叙事文学具有重大意义及研究价值。中国的抗日叙事文学作品《狼牙山五壮士》与朝鲜的《游击队五兄弟》都呈现了抗日战争中牺牲自我,将革命进行到底取得胜利,保家卫国的经典英雄形象。《狼牙山五壮士》通过五名革命英雄的壮举,从他们的幼年经历到成长为革命英雄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全民族抗日的必要性。通过作品强调了为民族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电路尺寸和性能提升的空间即将到达极限,基于CMOS技术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新一代可能取代CMOS的新型纳米电子器件,忆阻器件具备非易失性、高集成性、低功率、良好CMOS器件的兼容性等优点,有望为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基于忆阻器的电路单元可以实现电路并行存储与擦写操作,成为数字逻辑电路设计领域的热点。为解决现有忆阻器电路逻辑功能单一与结构简单之间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频谱资源日渐匮乏,开发新的频段成为共识,太赫兹(THz)波段的很多频段未被开发使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THz波是指介于微波和红外光之间的波,THz占据的频谱资源更加丰富。近年来掀起了一个研究THz技术的热潮,其中,THz波开关是THz技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THz波开关主要分为通断开关和具有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生产质量是提高制造业核心实力的重要一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判断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产品质量特性数据的偏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对于产品的表面质量,传统是使用人工进行
本文对HgBr_2反应体系和Imidazoles分子体系开展了分子动力学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详细阐明了体系的反应机理和荧光传感机理。对于在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地球环境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HgBr_2反应体系,我们在体系的电子基态势能面上,采用准经典轨线原理和相应的计算程序,着重研究了其中的Br+HgBr→Hg+Br_2反应通道的分子动力学特征,从标量和矢量的双视角,研究并阐明了其所蕴涵的反应机理。
钻骨是一种外科手术,通常用于在人体骨骼形成孔以治疗骨折,安装植入物或者进行重建手术。但钻骨手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人类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较差的表面质量、植入物松动、过大的轴向力和过高的钻削温度都可能影响患者康复时间或导致手术失败。目前,已经证明在钻削过程中施加超声振动在骨材料加工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将超声振动技术应用到钻削皮质骨的过程中,研究了超声振动辅助钻削机理、切削参数对表面质
无取向硅钢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机产品,其磁性能对电机效率至关重要。无取向硅钢磁性能决定于两方面: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感应强度(磁感),高磁感、低铁损是良好磁性能的保证,对于节能降耗意义显著。同时因服役环境问题,无取向硅钢的腐蚀性能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之一。影响磁性能的因素主要有晶粒尺寸、织构组分及夹杂物性质等,研究表明稀土在这三方面均发挥着明显作用,对改善磁性能有益。但目前的工作,并未深入探讨稀土对再结
船舶在海上风浪等环境干扰作用下,存在六个自由度的不规则运动:横摇、纵摇、艏摇、横荡、纵荡、垂荡。运动条件复杂多变,其中的横摇,纵摇,垂荡(升沉)对船舶的安全,高效航行有着最关键的影响。因此,船舶运动测量系统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船舶运动姿态预报是船舶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如果能够提前几秒预报出船舶运动的横摇角度,这将会对之后设计减摇器、提高减摇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时间序列的船舶运动预报
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托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利用多中心社区人群食管癌筛查队列数据,评价项目当前使用的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即初筛分流方案)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我国人群食管癌筛查的风险评估模型,为优化我国人群食管癌筛查方案提供适宜技术。材料与方法1.食管癌高危人群评估方案的效果评价:以2007-2010年间,河南省西平县、江苏省金湖县及山东省滕州区参加淮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