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运用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为指导的目标管理补液与常规补液方案对于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无心肺功能障碍(ASA分级Ⅰ-Ⅱ级),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45-7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目标管理补液组(goal-directed fluid replacement,GFR)(试验组,n=40例)和常规补液组(stand fluid replacement,SFR)(对照组,n=4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室后完成心电常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氧和指数后开放静脉通道,两组患者麻醉所采用的方案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给与轻比重罗哌卡因10-13mg。维持麻醉平面T8以下。试验组患者患者分别于T0-T4时刻测量下腔静脉直径(Inferior vena cava diameter,IVCD)及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ibility index,IVC-CI)其中IVCmax是最大直径,IVCmin是最小直径。当IVC-CI≥40%、IVCD<2cm时给予液体治疗;当ICV-CI<40%时,控制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当IVC-CI<30%时,减慢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当IVC-CI<20%或IVCD≥2cm时,严格限制补液速度及补液量。对照组于麻醉前以8mL/kg/h乳酸钠林格溶液补充代偿性血管扩张丢失量,术中补足生理需要量,累计缺失量,第三间隙损失量,继续损失量。两组患者均在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低于术前平均动脉压30%时,给与麻黄碱6mg,当术中血红蛋白低于70g/L的时候输注悬浮红细胞。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中心静脉饱和度(ScvO2)、心率、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总尿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测量下腔静脉数据指导围术期目标导向补液方案对于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是良好的液体管理方案,能够达到围术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围术期低血压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