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强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修复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其利用超富集植物提取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可在不影响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的情况下进行污染土壤的复垦,由于其具有成本效益,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认为是修复受污染土壤的可持续方式。然而,植物修复过程中存在生物量小,过程耗时且对重金属敏感性局限等缺点。通过微生物辅助植物修复,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达到提高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促生根际微生物、真菌上,对于乳酸菌在重金属土壤污染植物修复的研究甚少。本文应用三种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研究了其对重金属Cd、Zn耐受性、去除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乳酸菌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重金属形态的影响;最后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乳酸菌对包心芥菜的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机制、镉锌积累能力和对土壤形态的影响。目的是研究乳酸菌强化植物修复镉锌复合污染土壤的能力。主要研究如下:(1)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对Cd、Zn有较强耐受性。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对Cd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200 mg·L-1、1200 mg·L-1和800mg·L-1,对Zn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2000 mg·L-1、1200 mg·L-1、1600 mg·L-1。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对Cd、Zn的去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对Cd去除效果最强的是鼠李糖乳杆菌,Cd2+浓度为10 mg·L-1时,去除率达84.07%。对Zn去除效果最强的是植物乳杆菌,Zn2+浓度为800 mg·L-1时,去除率达89.69%。(2)研究了乳酸菌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Cd、Zn浸提态含量的影响。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时间变化各处理p H值先降低后升高。与对照相比,培养结束后土壤p H值降低了0.13个单位(鼠李糖乳杆菌)、0.06个单位(植物/嗜酸乳杆菌)。土壤电导率随着乳酸菌施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60天培养后与对照相比电导率增加了57μS·cm-1(植物/嗜酸乳杆菌)和49.33μS·cm-1(植物/鼠李糖乳杆菌)。乳酸菌添加后显著提高了Cd、Zn浸提态含量。其中浸提态Cd含量60天内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10~20天各处理达到最高值,相比对照乳酸菌单施平均增加13.33%,混施平均值增加9.69%。土壤浸提态Zn含量变化先增长后降低,第1天时嗜酸乳杆菌处理浸提态Zn含量是对照的1.05倍,各处理在第20天时达到最小,较第1天降低了23.99~50.27%。(3)研究了乳酸菌对包心芥菜生长特性与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乳酸菌处理有效促进了包心芥菜的生长,相较对照鼠李糖乳杆菌显著增加了包心芥菜的株高、鲜重、干重(p<0.05),分别为29.85cm、31.27g、5.55g。植物/嗜酸/鼠李糖乳杆菌混施抑制了包心芥菜生长,相比对照株高、鲜重、干重分别降低了17.92%、10.45%、16.25%。Cd、Zn污染条件下,乳酸菌的施加提高了包心芥菜体内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相较对照分别增加了28.63%(植物/嗜酸乳杆菌)、15.97%(鼠李糖乳杆菌)。乳酸菌处理相比对照提高了SOD含量51.23%(植物/嗜酸/鼠李糖乳杆菌)、CAT含量19.34%(植物/嗜酸/鼠李糖乳杆菌)、POD含量15.74%(嗜酸乳杆菌),提高了包心芥菜对重金属的抗逆能力。接种乳酸菌有效降低了包心芥菜体内MDA含量,缓解了重金属对包心芥菜的胁迫。(4)研究了乳酸菌对包心芥菜积累Cd、Zn能力与富集转运能力的影响。与对照比Cd在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中增加51.33%(植物乳杆菌)、51.46%(植物/嗜酸乳杆菌)。Zn地上部分增加了52.50%(嗜酸乳杆菌),地下部分减少了29.65%(植物/嗜酸/鼠李糖乳杆菌),乳酸菌处理提高了包心芥菜从土壤富集Cd、Zn的能力,增强了根向地上部位转移镉、锌的能力。添加植物乳杆菌时,包心芥菜对Cd的BCF(富集系数)最大,是对照处理的2.02倍,施加乳酸菌处理均提高了包心芥菜对Zn的富集,数值在0.22~0.39。植物/嗜酸/鼠李糖乳杆菌混施显著降低了包心芥菜对Cd的TF(转运系数),此时TF为0.46。对于锌而言,植物乳杆菌处理TF比对照降低了23.47%。(5)研究了乳酸菌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施加不同乳酸菌处理后,土壤p H相较对照降低了2.64~6.38%;土壤Cd浸提态含量降低了35.91%(嗜酸/鼠李糖乳杆菌),土壤Zn浸提态含量降低了34.44%(嗜酸乳杆菌),增加了34%(植物/嗜酸乳杆菌);相比对照乳酸菌处理,增加了脲酶1.86倍(植物/鼠李糖乳杆菌)、碱性磷酸酶1.80倍(鼠李糖乳杆菌)、蔗糖酶55.16%(植物/鼠李糖乳杆菌)。综合发现,三种乳酸菌对包心芥菜修复Cd、Zn污染土壤都具有一定强化效果,且单施鼠李糖乳杆菌处理,混施植物/鼠李糖乳杆菌处理效果较好。乳酸菌可强化植物修复能力,改善了富集植物生物量小、修复耗时长等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在全面把握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现况、充分借鉴质量评价科学研究成果与国际政策经验基础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坚持儿童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突出过程导向和聚焦以评促建为价值取向与评估定位,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方面对过程导向的质量评价应“评什么”“怎样评”及幼儿园保教实践质量持续提升应“怎样做”提出明确指引,为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推进和“以评促建”的幼儿园保教实
期刊
在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生物结皮分布较为广泛,其中,部分地区的生物结皮盖度高达70%以上。因其表面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使得生物结皮抗风蚀能力明显强于松散沙土;同时还可以提高沙地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生物结皮是地表的生物保护层,其在阻拦水分渗透,保水护水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生物结皮是干旱、半干旱以及荒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通过遥感分类、识别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掌握生物结
学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过生化工艺处理后很难实现达标排放,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目前现有的深度处理技术存在运行成本高、工业化应用困难以及可能产生浓缩液等诸多缺陷,限制了其工业应用。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本研究以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高级氧化技术为核心,采用“混凝-介质阻挡放电”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该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并
学位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复杂性,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造成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同时,固碳能力的提高可以抵消经济建设带来的碳排放量。自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来,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不断影响着土地利用分布格局,造成土地利用转型。因此,对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不同时期的生态系
学位
水资源短缺和养分缺乏是黄土高原旱作区作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旱作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添加生物炭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能提高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是当前农业生产关注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生物炭种类、土壤类型以及研究区域条件各异,生物炭及其与氮肥配施对旱作农田土壤质量的调控效应仍存在许多争议。因此,本研究基于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施氮量、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及减氮配施生物炭
学位
土壤腐殖质化是土壤肥力形成的重要标志,林草地枯落物腐殖质化对土壤肥力的维持至关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变化频繁出现,温度和湿度的交替变化必然会对林草地土壤腐殖质化过程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以黄土区的典型人工林草地枯落物(其中包括阔叶乔木林:小叶杨(Populus simonii)、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白榆(Ulmus
学位
微生物与植被之间的相互反馈和调控对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和稳定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在荒漠化恢复过程中,理解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长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对于长期维持固沙林的生态服务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中两种典型固沙林23~54年的时间恢复序列为研究对象,沿着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的转化与分解梯度,分别对其枯落物-土壤连续体中的新鲜枯落物层、腐
学位
氮素是制约黄土旱塬春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施肥效益降低,土壤氮素残留增加,造成了肥料浪费和土壤污染。因此,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春玉米氮素利用、氮素平衡与经济效益,结合前期土壤氮素淋溶阻控的研究结果,提出科学合理的氮素管理措施,为指导当地春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在陕西省长武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了四年(2017年4月到2020年
学位
铬铁矿与富铬单斜辉石组合,是绿色翡翠形成及演化过程中早期的矿物组合。初始形成的富铬单斜辉石具有典型的充填构造、环带或纹带状构造,分布于铬铁矿裂隙之中或外部边缘,或者呈自形、半自形晶体形态。铬铁矿裂隙中或外边缘的富铬绿色单斜辉石,在化学成分上表现为韵律环带,但总体中晚阶段有向绿辉石或含绿辉石质富铬硬玉演化的趋势。富铬绿色单斜辉石有钠铬辉石、富铬硬玉和富铬绿辉石,在它们之中发现有大量流体熔融包裹体,这
会议
农作物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进行合理的秸秆还田可充分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为土壤补充各种必需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玉米和大豆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进行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有机资源还田利用对土壤培肥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在长期不同覆盖和施肥田间定位基础上,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填埋方法,分析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在不同覆盖、施肥,还田深度下的腐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