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关乎“三农”发展全局,关系各民族和谐稳定,关涉中华民族复兴大计。2009年,国家民委联合财政部启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下文简称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近10年来,该项目在保护发展民族文化、重塑文化自觉与自信、提高少数群众生活水平、推动乡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处于乡村振兴与文化资本化进程快速推进双重背景下的特色村寨扮演多重角色,承担多重使命。首先,特色村寨是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基础单元和重要内容;其次,特色村寨为文化资本化实践提供了文化资源要素,其中,发展文化旅游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实践形式;最后,特色村寨将文化资本化实践与乡村振兴战略联接起来,起到了桥梁作用。本文提出以特色村寨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思路,旨在通过村寨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助推村寨振兴,为民族地区乡村提供一个具体的、科学的、可行的振兴思路。本文广泛阅读梳理有关民族文化、村寨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的文献资料,引入文化资本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协同理论,阐明三大理论与研究主题的联系。其中,文化资本理论回答了民族文化资本化(即发展村寨文化旅游)何以可能的问题;产业集聚理论表明了文化旅游产业同样具有要素“集聚”与“扩散”的一般性功能;协同理论表达了文化旅游业内部及关联产业间在空间、时间上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本文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廓清特色村寨、文化旅游及乡村振兴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路径;二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村寨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阻滞乡村振兴进程;三是如何通过村寨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村寨振兴,进而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本文选取贵州省石阡县尧上古寨为微观研究对象,对村寨概貌、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旅游业存在问题、相关产业空间格局等进行了细致观察,对村委、村民(村寨精英)、个体户、投资商、游客及县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取并整理各项数据资料。通过分析尧上古寨在乡村振兴中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把握民族文化内涵,强化文化自信与自觉;加大战略宣传力度,激发参与主体积极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营造宜居的生态环境;兴盛村寨民俗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完善正式制度供给,构建村寨治理新体系;促进全域产业融合,培育村寨发展新动能;创造多元参与渠道,保障村民增收能致富等政策建议。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以特色村寨为对象研究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业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村寨振兴的一条有益选择;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间存在内容、价值、目标上的耦合关系,村寨文化旅游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或制约乡村振兴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