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扎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藏高原高寒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交汇地带,同时又处在东亚季风和西风环流的汇聚地带,属于气候极度敏感区域。盆地内部沉积了巨厚且连续的新生代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构造活动和古环境信息。为进一步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东亚季风形成演化以及亚洲内陆干旱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本文以青海省尖扎县城西,时间跨度为11.80~5.80 Ma的加让剖面沉积序列为主要研究对象,剖面主要以风尘红黏土沉积为主,但发生过多次沉积微相变化,其间夹杂着短暂的湖相及河流相沉积,红黏土中主要的碳酸盐矿物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选取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变化来反映尖扎盆地自晚中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通过对红黏土中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的实验测定,将其与剖面沉积物磁化率和粒度曲线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尖扎盆地在约11.80~5.80 Ma期间所反映的东亚季风的演化及亚洲内陆干旱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尖扎盆地与周边盆地的地层对比以及对加让剖面的岩性和地层观察,将尖扎盆地晚中新世沉积地层划分为下东山组和加让组。尖扎盆地加让剖面主要以风尘红黏土堆积为主体,其间夹杂着短暂的湖相及河流相沉积。通过野外对尖扎盆地加让剖面的岩性变化特征的观察,并结合室内粒度分析将该剖面从下至上依次划分为风尘红黏土堆积、浅湖相和风尘红黏土交替沉积、风尘红黏土堆积并夹有多个冲洪积薄层、河流相沉积4个沉积阶段。(2)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物中碳酸盐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红黏土中方解石的含量与次生方解石的含量相近,其含量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该区域气候环境的变化。方解石含量越低表示风化淋滤和成壤作用加强,降水增多,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增强;反之则表示风化淋滤和成壤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寒冷干燥,冬季风增强。根据方解石含量以及磁化率变化曲线的对比可将加让剖面约11.80~5.80 Ma沉积序列划分为以下4个气候阶段:约11.80~9.80 Ma气候干冷期;约9.80~8.57 Ma气候暖湿期;约8.57~6.15Ma气候暖润期及约6.15~5.80 Ma气候干冷期。(3)加让剖面中白云石主要是由源区携带而来,其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源区环境的变化,白云石含量在约10~8 Ma显著增加,可能是由于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盆地周缘山脉风化剥蚀加快,近源物质增多所致。在约8.57 Ma沉积物方解石含量和磁化率急剧变化,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夏季风明显加强,约7.20 Ma之后,夏季风的变化受到高原隆升、全球变冷和北极冰盖扩张的综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