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流域是我国乃至世界油菜最重要的高产栽培区域和油菜产区之一,本研究是我国继1976年后第一次系统的对二十年来我国长江流域现有的新主栽品种的硫代葡萄糖、蛋白质、油分、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首次建立了维生素E液相色谱分析油菜种子的分析体系,并对我国现有的长江流域油菜主栽品种维生素E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其结果对我国油菜品质的改良及营养成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创造和利用新的雄性不育系是提高和稳定我国杂交油菜生产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试验研究了新雄性不育Xin1的形态特征及恢保关系,同时,对Xin1与世界上二个最重要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POL CMS,SHAN 2A CMS,OGU CMS)进行了差异比较研究,为新雄性不育的生产利用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试验结果如下: 1.长江流域各个品种中硫代葡萄糖、蛋白质和油分的各个平均值分别是41.637,33.463,38.300。其中硫代葡萄糖的含量在3.008-93.05变化幅度较大,最低的是浙双72,最高的为湘油杂6号。蛋白质的含量在28.777-37.154之间变化,最高的为富油杂2号,最低的为湘油杂6号,油分的含量的含量在32.198-42.555之间变化。其中浙双72号油分含量最高为42.555,中双6号含量最低为32.198。长江流域各个品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芥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72%,0.087%,63.464%,16.646%,10.040%,3.621%,1.255%。其中棕榈酸含量为3.3393—5.375%,硬脂酸含量为0.043—0.215%,油酸含量为47.68—71.048%,亚油酸含量为12.11—24.67%,亚麻酸含量7.206-15.898%。二十碳烯酸含量幅度为0.471—14.773%,芥酸的含量为0.114—14.92%,蜀龙油3号芥酸的含量最低0.208%。 2.长江流域油菜品种的维生素E的平均含量为:α—维生素E的平均含量为11.0203mg/100g,γ—维生素E的含量为20.8810mg/100g,总维生素E的含量为64.8485mg/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