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1910)(以下简称“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其中被改编次数最多和最受到广泛关注的是其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给我们展现了19世纪苏俄的社会全景,引领我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心灵之旅;不同时代、不同国别的电影改编版本《安娜·卡列尼娜》则以其对原作主旨的不同展现和对影视技巧的巧妙利用给我们展现了新颖多样的艺术世界,引领我们体验了一次卓然不同的跨时空视觉盛宴。《安娜·卡列尼娜》为何能在小说与电影之间实现华丽的转身,它银幕化的过程如何,银幕化的改编版本又因为改编模式的不同体现出哪些不一样的风貌,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文中一一解答。本文拟对《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做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希望借此为以后的托尔斯泰的作品改编提供经验总结和理论支持。因此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论述,研究原著作为电影蓝本的改编条件、从小说到电影的转变过程以及不同改编版本的差异性及原因。第一章着重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作为电影蓝本的改编条件。《安娜·卡列尼娜》中情节引人的故事是电影改编的起点;文字表述过程中的画面感和具体拍摄技巧对导演的提示是其能够被搬上银幕的基础;而转换自如的多重聚焦则为镜头的摄取和画面的连贯提供了便利条件。小说作品中的这些元素就是吸引一代又一代的电影从业者一次又一次地把原著搬上银幕的重要原因。第二章分析《安娜·卡列尼娜》从小说到电影的银幕化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从文字叙事到电影叙事的转变和从文字符号向电影符号的转变。从文字叙事向电影叙事的转变就是根据小说和电影两种叙事手段的差异而对主题思想的提炼和对情节结构的重新编排;从文字符号向电影符号的转变主要是运用电影化的手段对文中的可视化内容进行转化,主要是将情节视觉化和人物视觉化。第三章是对同一小说的不同改编版本进行实例比较。主要是根据改编模式的不同将《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改编版本进行分类并就每一类的代表版本进行分析。一是以1935年的美国版和1967年的苏俄版为例的注释式改编,二是以1955年中国版为例的近似式改编,这两种不同的改编模式体现出了对原著精神的忠实和重新阐释两种不同的观念;同时由于改编模式的不同以及民族、时代等因素的影响电影在整体风貌上显出不一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