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湖滨带作为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种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天然保护屏障,基于植物群落构建的湖滨带生态恢复是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滇池生态恢复是我国“三河三湖”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之一。尽管有关滇池湖滨生境恢复的研究和实践已有诸多报道,但湖滨带陆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则鲜有研究。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生态位过程以及中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干扰(特别是人为干扰)则影响着群落的形成与演替。紧邻城市的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滇池湖滨带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群落构建机制与演变”(5186903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滨带作为连接湖泊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一种功能过渡区,是湖泊的天然保护屏障,基于植物群落构建的湖滨带生态恢复是高原湖泊生态修复的关键。滇池生态恢复是我国“三河三湖”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之一。尽管有关滇池湖滨生境恢复的研究和实践已有诸多报道,但湖滨带陆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则鲜有研究。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生态位过程以及中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干扰(特别是人为干扰)则影响着群落的形成与演替。紧邻城市的滇池湖滨区域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高强度的外界干扰影响湖滨植物群落的构建与生态恢复过程。因此,探明不同干扰背景下滇池湖滨带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物群落构建机制对于滇池生态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对滇池湖滨带植物群落详细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存在自然演替过程的典型生境类型与典型样地,采用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滇池湖滨陆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同时采用冗余分析(RDA)、方差分解分析、Mantel检验和MRM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滇池湖滨陆生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滇池湖滨生态恢复和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滇池湖滨带23个样地陆生植物群落的调查,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人为干扰强度将滇池湖滨生境划分为湿地公园(WP)、废弃湿地公园(AW)、抛荒退耕地(AF)和自然山地(ML)4种类型,4种生境中植物物种组成以人工栽培植物为主,尤以乔灌木中栽培种最多;自然生长的物种以草本植物为主,主要分布于禾本科(Poaceae)和菊科(Asteraceae)。此外,不同生境中都出现多种入侵植物,且随着人为干扰的增强群落中入侵物种优势度愈加明显。故滇池湖滨带陆生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物种组成受到明显的人为干扰影响。2.对自然山地、抛荒退耕地和废弃湿地公园3种生境10个典型样地的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研究显示:10个样地植物群落优势物种的8个功能性状系统发育信号不显著,性状表现趋同;其中8个样地的群落系统发育结构指数(NRI和NTI)并不显著偏离零模型,3种生境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整体呈现随机格局,由此推断竞争排斥作用驱动着湖滨植物群落构建。3种生境系统发育β多样性变化格局则表明,环境异质性影响着自然山地生境中不同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变化,而竞争排斥则对抛荒退耕地和废弃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系统发育β多样性起作用。3种类型生境中有大部分样地群落功能性状结构(S.E.S PW和S.E.S NN)也表现为随机格局,表明中性过程是群落构建的驱动因子。但群落功能β多样性的变化则显示,环境过滤在自然山地和抛荒退耕地生境植物群落的构建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而废弃湿地公园植物群落的构建可能受到较强的人为干扰而在功能性状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结合系统发育和功能性状分析,滇池湖滨带3种生境陆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是竞争排斥和中性过程共同驱动的结果。3.滇池湖滨植物群落构建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生境植物群落的叶经济谱权衡策略不同,且土壤因子与群落水平的叶经济谱权衡策略相关,表明不同类型生境中物种对环境的响应不同,环境因素在群落构建中发挥作用。群落物种组成和丰富度、系统发育结构和功能性状结构的RDA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生境类型和物种入侵影响群落的物种组成,而土壤和空间因子则与物种丰富度有关;环境因子和物种入侵对NRI有较大解释度但NTI则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群落功能性状结构受到环境因子、空间因子和物种入侵的共同作用,且空间和环境因子对其解释度更大。群落物种、系统发育和功能β多样性的Mantel检验和MRM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因子和物种入侵影响不同群落的物种变化,而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多样性变化只在最近邻体距离(Dnn)上受到物种入侵的影响。故滇池湖滨带植物群落构建受到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其中确定性因素(如人为干扰导致的生境差异和物种入侵)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群落系统发育和功能结构起着主要作用,同时随机因素(如扩散限制)也影响着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综上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植物群落构建是以竞争排斥为主的生态位过程和中性过程共同驱动的,同时以人为活动和物种入侵为主的外界干扰、生境条件和扩散限制共同影响着群落的构建和演替过程。研究结果为受干扰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领域提供了新的见解,也将为滇池及其他高原湖泊湖滨生态恢复过程的实践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紧紧依靠人才这个实施主体,乡村人才是走好乡村之路的关键所在。新农村的发展既需要能够引领一方的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敢于创新的乡村科技人才,也需要善于管理的乡村治理人才。因此,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善管理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既是中央部署的工作要求,也是基层实践的迫切需要。本文指出了近年来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队伍结构不够优化、综合素质不高、角色压力较重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岗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最基本的措施。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条件下,如何参考不同人类干扰强度在保护优先区建设中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保护规划方案,在更大程度上的保护本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一直以来都是保护生物学家争论的焦点之一。本研究以横断山南段区为例,重点关注保护区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人类干扰程度,以人类干扰的高低为切入点,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以横断山南段区植被生态系统和人类干扰
随着传感器在现代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电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部门的各个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电力用户的负荷数据是电力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户用电行为的真实反映,它是制定配用电领域政策的决策支持。如何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对电力用户进行有效准确的负荷特性分析,从而获得有助于提高运行可靠性与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信息,是电力相关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电力大数据中用户负
对于富磷退化山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如何对土壤磷素进行最大程度的原位固定和削减控制,是植被恢复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植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主导作用。关于富磷区土壤磷素研究,以往多集中于不同植被类型以及植物个体下土壤磷素的分布及流失特征,而关于植物如何通过凋落物和根系途径的碳输入影响土壤磷素分布及动态变化的机制却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择滇池流域富磷区内优势乔木云南松,进行为期一年的去除凋落物以及环割树
在目前所处的信息化时代,有效信息似乎已经成为“无价之宝”,为了在海量数据中找到这些有效信息,各行各业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数据挖掘技术此时应运而生,而关联分析是数据挖掘理论中一种经典的技术,它主要是从大量数据中寻找项目与项目之间隐含的关联规则,帮助相关人员做出合适的决策。关联分析过程主要分为挖掘频繁项集和发现关联规则两个步骤,由于挖掘频繁项集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计算各项集的支持度,时间复杂度较高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在党建引领、治理有效、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以及数字化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我国城乡传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当前乡村有效治理面临治理主体缺失、治理人才匮乏、治理模式受限以及治理方式老旧的挑战。当前应通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追求。现阶段我国各地老旧小区存量较大,并且大部分七层以下的老旧住宅没有安装电梯,垂直交通缺少便捷的解决方案,居住在较高层数的居民日常上下楼极为不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开展迫在眉睫。本文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的现状进行研究,对现阶段存在的方案进行分类和总结。选取昆明市的相关案例,分别从小区规划、结构安全性和采光性能方面分析加装电梯工程对原
拟茎点霉菌是真菌界的一大分支,具有种类多样,分布广泛等特点,是植物内生真菌普遍存在的主要类群之一,它还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是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本论文选取了实验室保存的15株云南石梓内生真菌,经化学多样性筛选和抗病原微生物筛选,获得目标菌株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YE 3350。进一步优化培养基,选用改良PDB培养基对菌株扩大发酵,通过溶剂萃取法获得粗提物
目前中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展现出的过度商业化、村落人口外流、传统风貌破坏等问题,其实质是传统产业衰败、文化自信不足,传统的村落功能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形成的矛盾。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传统村落因其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导致其内部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加之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在城镇化进程中,受外界影响较少,村落内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民居、民风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数据服务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大数据基于数据服务平台赋能乡村治理,以其可持续性、动态性和智慧性等三个特征促进乡村治理转向合理、有效、科学。通过厘清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的作用机理和现实困境,发现当前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面临大数据“技术壁垒”、农民“适应力低”、网络“双刃剑”和数据“低利用率”四个方面的挑战。基于此,从优化数字治理体系、注重大数据人才培育、完善数据共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