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的刑法规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工作平台,网络的普及带来网民数量的急速上升,一些人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网上传播虚假信息即网上传谣,人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在民众心理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刻板印象——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这给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行为与传统的传播虚假信息行为有很大区别,具有很多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本质上,它是一种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违法行为。在《刑法修正案(九)》出台前,对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绝大多数是用行政法来规制,刑法因司法解释备受争议动用也不多,且无专门的罪名进行规制,而是散见于刑法各类犯罪中,对虚假信息没有规定,各个罪所规制的虚假信息并不一致,司法认定较难,因此现阶段应首先明确“虚假信息”和“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犯罪行为”的界定。其次本文结合司法解释和刑法相关规定,论述目前主要的争议焦点问题,通过综合分析各个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论述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行为被纳入《刑法修正案(九)》后新罪名的构成情况。本文除结语外,一共五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了本论题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对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进行理论论述,详细分析刑法所要规制的虚假信息,以及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的概念和种类,并详细分析了其特点,揭示该行为的危害性。最后概括论述了我国目前对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罪名,提出其中存在争议的罪名,以此引出下文。第三部分为其余三章,第三章、第四章是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分别论述网上传播虚假信息入刑所产生的争议罪名——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在规制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争议问题,以及个人看法。第五章是对新刑法修正案新增对网上传播虚假信息规制的罪名进行分析,即该罪名的构成和相关罪名的关系。
其他文献
婚前财产作为夫妻个人财产的法定内容,是婚姻关系中财产保持个人属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夫妻财产实行婚后所得共有制下的一种特殊存在,其代表着对独立于婚姻关系之外个人财
王瑶摄影很注重瞬间、光影、结构,这是摄影最重要的本体语言。  关于瞬间,王瑶有自己的理解:“我只是努力去记录那些特定的影像—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我把这个称为‘特定性瞬间’。”  “特定性瞬间”与“决定性瞬间”是有区别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展现特质的决定性瞬间,而王瑶选择特定性瞬间是指个别事物无限多样而又具体特殊的存在。换句话说,她拍摄的是主观认定的对象的非常态瞬间。这种选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