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持续上升。控制电子器件的温度,保证电子器件的高效运行,成为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导致散热模组的安装空间持续减小。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量疏散,已成为电子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受到传热能力的限制,单相换热方法已无法满足高热流电子器件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持续上升。控制电子器件的温度,保证电子器件的高效运行,成为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随着电子设备不断向小型化、轻量化发展,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导致散热模组的安装空间持续减小。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热量疏散,已成为电子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受到传热能力的限制,单相换热方法已无法满足高热流电子器件的散热要求。超薄平板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元件,具有导热率高、运行稳定性好、自适应平衡等诸多优点,已被应用于诸多领域的电子器件散热中,成为了替代传统冷却方式的可靠方法。随着平板热管厚度的不断减小,在微细受限空间内,超薄平板热管内部的气液循环阻力明显增大,气液界面蒸发成为超薄平板热管内部的主要传热方式,这些问题对超薄平板热管的流动和传热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挑战。有效调控气液流动,提高超薄平板热管的蒸发和冷凝传热性能,改善气液循环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利用超椭球模型和离散元方法,构建了复杂颗粒烧结吸液芯结构模型。基于计算和实验结果,提出了适应于不同颗粒吸液芯结构的压降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不同吸液芯结构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极限,探究了最适用于超薄平板热管的吸液芯结构。通过热氧化方法对吸液芯结构进行了超亲水处理,探究了超亲水处理对吸液芯表面纳米结构微观形态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速摄像仪表征了超亲水处理前后吸液芯微观形貌,分析得到液体输运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丝网吸液芯进行超亲水处理,能显著改善吸液芯的表面润湿性和液滴浸润速度。氧化处理将丝网结构的表观接触角由103°减小为0°,液滴浸润时间也相应缩短了28.3%。将超亲水处理方法与超薄平板热管加工工艺结合,分析研究了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吸液芯对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扩散焊接技术,设计制造了总厚度为0.68 mm的超薄平板热管,提出了通过超亲水条状吸液芯结构调控微细受限空间内气液流动,减小流动阻力的方法。开展了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研究了多工况下超薄平板热管温度和热阻的变化规律。通过构造具有不同气液通道面积比的条状吸液芯结构,对比了气液通道分布对传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超薄平板热管的最佳气液通道面积比。实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丝网吸液芯结构和气液通道设计有利于提高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丝网目数为200目的超薄平板热管具有最佳的传热性能,最佳的气液通道面积为1:1.13。在气液通道设计基础上,针对条状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在逆重力条件下性能恶化的问题,通过具有不同孔隙结构丝网吸液芯的组合,设计加工了具有梯度孔径分布的梯度丝网吸液芯结构。通过不同倾角下,超薄平板热管稳态性能和热响应性能的对比,得到多参数对超薄平板热管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超薄平板热管温度和热阻的变化规律,深入分析了内部气液相变现象的演变过程。而后,通过对孔隙结构的表征,得到了梯度吸液芯结构的最佳孔径比,为后续超薄平板热管吸液芯的结构改进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梯度吸液芯结构使超薄平板热管在逆重力条件下的传热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比不同梯度吸液芯结构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得到了梯度结构的最佳孔径比范围在2.37-3.49之间。根据电子芯片在实际运行中的热量变化特点,研究了瞬态变热流条件下,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变化规律,探讨了波动初始热流、峰值热流、波动周期和工作倾角变化对热管运行规律的影响机制,为基于变热流条件下的超薄平板热管结构改进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峰值热流对超薄平板热管动态性能的影响,同峰值热流与毛细极限的相对大小存在相关性。重力辅助作用下,热流波动前后的热滞后程度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逐年增长,保障高铁安全运营的铁路巡检工作日益繁重。考虑轨道巡检工人的人身安全并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我国研发出具有轨道巡检功能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High Speed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Train,HSCIT)。HSCIT配备了大量的相机传感设备采集轨道的图像信息,目的是利用采集到的图像实现轨道故障的自动检测。由于HSCIT
状态评估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算法研究为动车组轴承运行和维护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撑。随着传感技术迅猛飞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研究领域逐渐成为较为有效的研究方法。然而,在数据匮乏的情景中,基于有监督的深度学习方法性能通常会骤降,甚至会失效,例如在运行工况复杂、振动监测数据为非全寿程数据等情景。迁移学习方法通过半监督或非监督建模,构建源域数据到目标域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目
图像修复指的是利用受损图像中的已知信息,恢复缺失区域的内容。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图像修复无论在视觉效果上,还是修复结果的准确性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且在文物保护、老照片修复、影视特效制作以及图像目标移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受损图像中的大面积缺失区域和不规则缺失区域展开研究,通过对图像结构和细节等方面的分析增强特征的表征能力,提高修复结果的准确性和视觉质量。论文主要
像素级图像语义理解作为一种细粒度的语义理解任务,不仅能够判别出图像中目标的语义信息,还能够准确地对其进行定位并描绘出其边缘,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基础任务之一,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复杂的自然图像场景,提供区域以及边缘精确信息的像素级语义理解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针对大规模像素级语义标签难以获取、边缘级像素语义理解结果不够精准和清晰、以及缺乏面
为满足居民在市域及都市圈便捷出行并发展多层次的轨道交通,近年来各大城市开始规划建设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简称市域快轨)。既有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的站站停运营组织模式,旅行速度低、出行耗时长、服务同质化,不能满足居民差异化的出行需求,所以根据长短途客流特征开行快慢车逐步成为市域快轨运营组织的发展趋势。快慢车运营模式下线路通过能力、越行站位置选择及布局、运行方案编制等均呈现新的特点,不能沿用既有城轨系
迈入“十四五”,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5G融合应用走向纵深,通信行业赋予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然而,新兴技术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海量数据的爆发,作为重要的国家基础服务设施,光纤通信系统的升级扩容迫在眉睫。虽然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偏振复用和相干调制等手段的引入助力光纤传输链路的容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受非线性等效应的制约,单模光纤传输容量的剩余可扩展范围相对有限。空分复用光纤可通过模式复用或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以重点城市为枢纽,覆盖主要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高速铁路枢纽作为路网的关键节点,由于新建线路的引入,其形态逐渐由单站枢纽转变为具有多个独立客运站的多站枢纽。多站枢纽具有多个独立作业的车站,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枢纽内的场站资源成为提高枢纽整体运输能力的关键。本文从资源统筹利用的角度出发,根据枢纽内的线路分布情况及车站各项设施设备的布置情况,
在高速铁路的长期服役过程中,无砟轨道下部路基结构受地下水位变化、土质不均、近场施工扰动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后会导致轨道结构几何形位发生变化,形成线路不平顺,增大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并在无砟轨道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易引起轨道结构出现损伤病害,影响轨道结构的服役状态和使用寿命。然而目前路基不均匀沉降研究在考虑轨道结构塑性损伤本构及界面黏结方面存在不足,无法准确揭示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主流发展方向。尽管某些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应用已经开始向产品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深度学习技术全面、深入地向产业界进行转化仍存在诸多限制,其中,深度模型鲁棒性是关键因素之一。深度模型鲁棒性要求模型在常规训练集上具有显著的性能、在噪声数据集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在分布发生偏移的测试数据上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为了全面提高模型在不同视觉测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效率高、容量大、准时快捷等优点,已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体交通方式。高峰时段持续增长的客流需求为轨道交通系统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与运输供给能力不匹配导致的客流拥挤问题日益凸显,这为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带来了隐患。为轨道交通系统探究能够解决客流拥挤问题的客流控制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论文在需求侧客流控制策略优化方面,分别对多级客流控制策略和鲁棒客流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