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果园土壤微生物变化动态及对柑橘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ov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年生春甜桔(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Chuntianju)为材料,研究了生草栽培对柑橘园土壤微生物变化动态及树体生长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在果园实施三个处理:清耕区,生草区,刈割区。对各区域的生草覆盖率,生草种类及生草量进行调查。清耕区几乎没有杂草出现,生草区与刈割区的生草覆盖率均达到了100%,生草区的草种类和生草量均最多,出现了一些大型的恶性杂草,刈割区的生草种类和生草量则较少,且多为禾本科等小型杂草。   对各区域的细菌、放线菌、真菌三种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行数量统计,结果发现:生草区与刈割区的细菌数量都较清耕区数量多,除11月与1月的生草区比刈割区细菌数量多以外,其余时期都是刈割区比生草区多;放线菌数量也呈现出与细菌相同的趋势,生草区与刈割区的放线菌数量均多于清耕区,而生草区与刈割区比较时,只有7月份刈割区多于生草区;真菌数量在清耕区全年各个时期没有明显变化,在生草区与刈割区数量变化较大。提取各处理区域果园土壤的DNA进行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以生草区的最大,刈割区居中,清耕区最小。对微生物数量统计分析得知,生草栽培可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同时也使该区域的微生物类群得到了很大的丰富,这种趋势与生草量呈正相关。   实施生草栽培处理18个月后,生草栽培使柑橘园的酸性土壤pH值上升,并且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及有效氮含量。生草栽培对有效磷及有效钾的含量影响呈现相同的规律,生草区最高,清耕区次之,刈割区最低。   各处理区域土壤含水量受气候影响变化较大,但各区域的变化情况不同,在干旱季节生草区与刈割区的土壤含水量均较清耕区大,这表明生草栽培对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起到了缓冲作用,而且含水量与生草量正相关。   清耕区的秋梢生长量最大,刈割区次之,生草区的秋梢生长量最小。柑橘根系活力受土壤温度的影响较大,同时也与生草量正相关,生草区的根系活力最大,刈割区次之,清耕区的根系活力最弱。老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表明,清耕区在9、10两个月均最大,之后逐渐降低,到1月时降为最低,而其余两个区域逐渐增加,到12月之后开始降低,这表明了生草栽培可能延长叶片的功能期。调查各区域的杂草与柑橘根系竞争情况,柑橘根系长度在生草区较大,刈割区次之,清耕区较小;而柑橘根系直径则为清耕区较大,刈割区次之,生草区较小,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杂 草根系长度在生草区显著大于刈割区,刈割区的杂草直径则显著大于生草区。   各处理区域的果实产量及品质以生草区和刈割区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区,而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区。而生草栽培对果实产量、单果重、果皮厚度及Vc含量的影响不大。因此,生草栽培在未影响果实产量的情况下改善了果实品质。
其他文献
高温是蔬菜生产中最常见的逆境因子,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是造成夏秋之交蔬菜淡季的根本原因。因此,蔬菜耐热性研究备受关注,但在甘蓝上的耐热性研究较少有报道。而甘蓝由于
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使信息技术教师面临极大的挑战.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相关调
针对非线性渗流对应的压力梯度范围以及油层内的分布区域进行了研究。依据实验确定最小启动压力梯度。结合最小启动压力梯度、最大启动压力梯度与喉道半径的关系,提出了先计算
本文以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为试材,采用人工诱变技术进行了四倍体的诱导和选育,并对诱变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进行了生物学、细胞学、胚胎学及自交亲和性等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正由传统教育向信息化教育转变,信息化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
传统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特色、流弊诸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本体学科定位不准.应从理论上对公共课教育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构成等方面加以
教师实践性知识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是教师职前教育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实践性课堂是实施实践性课程获取实践性知识的平台,设计、实施有效的实践性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是职前教
本研究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读写课堂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支架式模式教学实验,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习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基于多媒体
以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C++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先后连续两届接受该课程双语教学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其全英文试卷考试成绩的分析,论证了当前高校本科教
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其参与学校课程与教学事务的机会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本研究通过对77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