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高校建设的热潮之下,岭南地区的高校建设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校园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过去粗放的建设模式往往缺乏对校园环境的精细设计,也导致校园特色的缺失,校园风格千篇一律,师生难以产生归属感与文化自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校园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反思既有校园的各种局限与矛盾,高校建设的重点也逐渐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在这样的趋势下,既有高校需要时刻关注时代的发展,适应使用者更多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空间品质与内涵,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高校外部空间是展示校园环境的窗口,也是人们在校园里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外部空间的品质与活力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性格。因此对既有校园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是提升校园品质、强化校园特色的有效手段。岭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景观等自然条件,为塑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校园外部空间提供了重要基础。岭南地区的人民自古对于外部活动有着特殊喜爱,这种文化习俗同样影响着校园活动,如何在校园外部空间设计中结合岭南的气候特点与地域文化,亟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岭南地区大量校园的落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的外部空间普遍具有较大的提升与完善的可能,应当有一系列相对完善的优化设计策略作为指导。本研究首先从现状出发,了解岭南地区既有高校外部空间的使用情况,从中提取影响空间品质主要因素,掌握现状出现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原则与目标,进而从规划布局、建筑界面、景观绿化、设施与活动等方面提出优化设计策略。最后,笔者还介绍了本研究在实践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对研究提出的观点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