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ng22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了解癌症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生存质量现状;  2.分析癌痛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3.探讨癌痛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的关系;  4.为医护人员进行癌痛管理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某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0例住院癌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所用的调查工具有:患者基本资料问卷、慢性癌痛自我效能感量表(3个维度22个条目)、简明疼痛量表(4个条目)和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15个领域30个条目)。  2.经 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运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釆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ANOVA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推断。  结果:  1.癌痛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200例住院癌痛患者中,男性118例,占59%,女性82例,占41%;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9.71±8.66;肺癌70例(35%),乳腺癌48例(24%)、结/直肠癌45例(22.5%),食管癌37例(18.5%);有远处转移者146例(73%)。  2.癌痛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癌痛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45.82±15.47分;疼痛管理自我效能、症状应对自我效能、躯体功能自我效能三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0.32±2.93、17.34±6.22、18.16±8.38分。对癌痛自我效能感影响程度最大的5个因素依次为:生病后体育锻炼情况(|b|=9.96)、家庭经济状况(|b|=6.89)、最近24小时内疼痛最厉害的程度(|b|=5.44)、最近24小时内疼痛的平均程度(|b|=4.31)、年龄(|b|=0.27),P<0.01,有统计学意义。  3.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癌痛患者总体健康水平、5个功能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除腹泻外,3个症状领域及6个单项条目得分高于常模,患者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低,疼痛和疲乏症状十分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QL得分35.23±20.88,功能领域(PF得分54.89±25.65、RF得分39.00±27.02、EF得分59.70±24.20、CF得分67.80±24.29、SF得分46.42±28.84),症状领域(FA得分61.00±23.29、NV得分26.75±29.18、PA得分73.50±22.59),6个单项条目(DY得分46.00±33.34、SL得分59.83±30.86、AP得分51.50±356.42、CO得分54.00±29.05、DI得分5.00±21.85、FI得分55.00±33.71)。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癌症类型、肿瘤是否转移、生病前/后体育锻炼情况、癌痛程度、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及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是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结论:  1.癌痛患者的癌痛自我效能感及三个维度(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感)均处于中低水平。癌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健康水平低、功能差、症状严重,医护人员尤其要重视提高癌痛患者的角色和社会功能,减轻疼痛和疲乏的症状。  2.患者年龄越小、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生病后经常体育锻炼、24小时内疼痛最厉害的程度越轻的患者,癌痛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特别是生病后体育锻炼情况,会深刻影响癌痛自我效能感水平,因此一定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开展个体化的护理。  3.癌痛自我效能感和生存质量两者密切相关,癌痛自我效能感是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癌痛自我效能感与生存质量的总体健康水平和功能领域存在正相关性,与生存质量的症状领域存在负相关性,是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提示临床中在应用各种治疗方案和先进药物提高癌痛患者生存质量时,可将如何缓解患者的疼痛和提升癌痛自我效能感作为重要关注点,以达到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