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上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在我国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发展带来的问题非常严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评估地区发展水平仅仅强调经济效益,经济增长对投资过度依赖,生产要素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因此造成资源浪费威胁生态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辽宁省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大省,固有的体制制约和历史包袱、特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造成了辽宁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严峻的现实情况表明辽宁省的经济发展需要转型,需要探索出新出路。本研究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研究辽宁省经济发展现状和规律。首先,本研究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需求和供给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分析辽宁省经济增长现状。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已有文献建立了包括供给侧、需求侧以及支撑条件3大角度,12个方面,75个具体指标的四级指标体系。从需求侧和供给侧角度测算辽宁省经济增长的驱动要素,搜寻不同地市间的增长路径,探究驱动要素发挥作用所遵循的社会经济规律和机制。为了更好的利用各个地区的优势谋划布局,更好的促进各地区经济协同增长,需要判断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以2000年至2020年辽宁省14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莫兰指数、空间杜宾模型及广义熵值法,从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经济地理距离三个层面,研究辽宁省以及三大区域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关联、生产要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要素禀赋差异,测算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动力的空间溢出和空间收敛关系。本部分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如下几点:(1)2000-2020年间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动力在逐步增强,但是2012年之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有些许回落。辽宁省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需求侧跟支撑条件,且支撑条件的带动作用在逐年增加,供给侧的动力解放有些许不足。辽宁省的经济发展动力在近几年出现停滞的现象与东北经济疲软存在一定的联系。(2)辽宁省各地市经济增长有空间集聚性,割裂特征比较明显,并呈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经济发展水平越相近的地区,经济关联越密切。对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空间距离也会影响经济联系。(3)从全省整体情况来看,各地市的生产要素投入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投入要素的高效利用,进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4)从划分三大区域来看,各地市间的生产要素投入回归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资本只在沿海经济带发生空间溢出,创新资源在沈阳经济区发生空间收敛,劳动力在辽西北发生空间收敛。进一步表明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1)根据经济增长动力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将经济增长动力分为需求侧动力、供给侧动力和支撑条件3个层面,其中从投资、出口、消费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测度经济增长需求侧动力,从劳动力、资本、创新、资源能源的角度来测度供给侧动力,从文化教育、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与国有经济、金融与风险的角度共同测度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2)构建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优化体系,不仅从系统论角度,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的驱动效应,并且从产业间和区域间联系的角度,通过提高教育文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建设、加强社会建设等方面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且根据辽宁省不同地市的发展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