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4例面部基底细胞癌(BCC)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总结根据病损所在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原理进行设计,用相应的局部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观察局部皮瓣在面部BCC切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进行治疗的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患者病例24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0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2.34±12.63)岁。病变部位:额颞部3例、眼周5例、颊部8例、鼻部8例;BCC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的范围为:5×5mm~50×10mm。患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根据皮肤软组织缺损所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设计,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用于修复缺损的局部皮瓣包括推进皮瓣7例(V-Y推进皮瓣2例、风筝皮瓣3例,邻位滑行皮瓣2例),旋转皮瓣4例,易位皮瓣12例(经典的易位皮瓣2例,菱形皮瓣9例,鼻唇沟皮瓣1例),联合使用多种局部皮瓣修复1例。术后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情况,5~7天拆线,术后随访时间为6~12月。使用SAS及SDS量表评估修复前后患者的心理情况,A&F评价法评估皮瓣的修复效果(形态轮廓美学及功能评分),GQOL-74量表评估修复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术区的外观与周围组织匹配良好,瘢痕增生轻,重要器官无明显畸形移位,美观度及功能评分较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修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面部的美学亚单位及美学原理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的创面,可在保留器官的功能的前提下同时兼顾美学效果,局部皮瓣的成活率及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一种少见的肺泡弥漫性疾病,以肺泡及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内大量表面活性蛋白质及脂质沉积为特征,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由
在国家“努力开发体育竞赛市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传承发展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汲取中国智慧
摘 要:高校物业服务工作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工作环节都必须与教学科研活动密切配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高水平的物业管理服务能够与高校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更好地为高校的学生及教职工服务。  关键词:高校物业;设备设施管理;理念  一、目前高校物业服务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员工素质差异大  部分高校后勤改革比较落后,或是改革时原物业管理事业编制人员很多,编制人员过多可能会影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