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艾之争”与明末文学演变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3838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采与艾南英的论争,长期以来被视为“陈艾之争”而受到学界关注。这次论争是发生在明末文坛势力重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学事件,直接牵涉到明末文学社团格局的演变以及明清之际整个文坛风尚的走向。本文是对这次论争的专题研究,从论争的具体缘起、经过、结局,到论争主角的思想根源、文学宗趣,以及与明末文学演变之间的关系,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翔实的梳理和考辨。在详细考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可以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张艾之争”:论争在复社一方的主角不是陈子龙而是“二张”,尤其是张采,宗秦汉还是宗唐宋的定位是对论争性质的曲解。“张艾之争”与复社的酝酿、诞生、崛起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张、艾论争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微澜初起:应社催生论争局面;其二,并驾齐驱:广应社冲击豫章势力;其三,尘埃落定:复社终结“张艾之争”。张、艾在思想理路上存在着巨大分歧:为学之旨上,张采朱王并尊,艾氏独尊程朱;治经之路上,张采融会汉宋,艾氏墨守宋儒。这是论争根源所在,体现了明清易代之际文社领袖在求解与探索为学和治经思路上的混乱与不统一。张、艾在尊经复古理念、崇尚古文经典等方面存在共识,然而分歧也是非常明显:在复古渊源上,张采历代兼宗,艾南英文必台阁;在创作理念上,张采强调“振兴于世”,主张直接取法秦汉文,艾氏重视“神理”、“义法”,主张为文由唐宋入秦汉。文社领袖的崇高威望,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成功的“统战”策略,形成于“张艾之争”的过程中,反过来又直接决定了张、艾论争的结局,对复社崛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文学社团的发展趋势。总之,“张艾之争”关乎晚明士人运动和明清之际文学演变的大浪潮、大格局。研究意义,不可轻视。
其他文献
孙犁的小说文本,是在多重话语成分的冲突、矛盾中生成的。忧患意识,使他以“大我”为视角,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关注社会现实。从“五四”继承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从人
吕温是中唐政坛瞩目的人物,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王叔文集团的中坚人物之一。因出使吐蕃,未参与永贞革新而免遭贬谪,但在弹劾李吉甫事中终被贬官远州。史书对
LED灯因为稳定性高、无污染、效率好等优势已经成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文中基于PWM技术调光技术,采用TL494芯片,设计一种了实用的LED调光电路。实验证明,所设计的LED调光技术
尤凤伟是一个注重表现人的生存状态的作家,他在2008年之前主要创作了三部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泥鳅》、《色》。这三部长篇小说中的生存困境是非“常态”下的生存困
鲁迅的诗歌虽然无法与他的小说、杂文相提并论,但因其诗论言语的扑朔迷离和诗歌创作态度的犹疑,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鲁迅整个诗作可以粗分为旧体诗和新诗,诗歌形式呈现出由
宋代镇江词作为镇江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镇江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两宋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也体现出词在特殊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特色,因此具
《庚己编》是明代正德年间苏州作家陆粲的文言小说集。陆粲生于明弘治七年(1494),卒于嘉靖三十年(1552),是嘉靖五年(1526)进士。其一生经历了长洲读书、在京任职、谪迁外放、
言志赋其实是两汉文人思想抱负的书面表达。但两汉400余年来,文人在繁盛帝国的强大压力下,大多忽视自我的存在,因而他们所抒发的抱负多是关于政教得失的。他们的抱负反映在赋
诗人冯至用一颗本真的敏感的心去感受生命中各种各样的际遇,并用诗性的话语记录了对进入个人生活内容的人和事物的所思所感,这就是《十四行集》。《十四行集》以作为西方经典
戴厚英凭借一部《人啊,人!》蜚声文坛,发出20世纪80年代的最强音——呼唤人性、人道主义。她的创作包含着对现实人生的体验,对社会历史的理性思考,对于人的认识和理解、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