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肥厚型心肌病(HCM)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对HCM的认识已逾50年,最近在HCM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认识也随之提高。目前已发现至少27个HCM致病基因,超过1500个突变与HCM相关。国内对HCM的致病基因的研究多局限于数个编码肌小节的基因,这必然导致致病基因的检出率降低,使一部分携带其他致病基因HCM病例筛查不出致病基因,对其家系成员的筛查及遗传学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目的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对人心肌病相关的靶基因组的44个基因全测序,并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以及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纳入2012-2016年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先证者15名,搜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全面筛查44个人泛心肌病靶基因。对基因筛查阳性的先证者,应用Sanger测序检测家系中其他成员的特定基因。对新发现的突变基因,通过Poly Phen-HCM及不同物种的蛋白序同源性对比确定其致病性,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最后对致病性突变携带者进行基因型及临床表型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入组的15名肥厚型心肌病先证者中,在8位先证者发现了HCM 5个相关致病基因的9种突变,其中1例为双基因突变,2例为新发现的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结论1.MYBPC3基因9号外显子c.903del G突变以及MYBPC3基因26号外显子c.2834G>A突变国内外均未见报道,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MYBPC3基因c.903del G突变临床表型严重,易于发生恶性心率失常,治疗上需要采取更积极的措施;MYBPC3基因26号外显子c.2834G>A突变临床表型具有多样性。2.在家系遗传的基础上可以发生从头突变,双突变携带者发病早,心肌肥厚程度重,临床表现较重,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