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结合代谢组学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房,确诊并收治入院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型)患儿共11例。正常儿童选自同期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保中心体检正常儿童共11例。记录并比较患儿在治疗前后主症及体征积分(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听诊)、次症积分(泛吐痰涎、精神烦躁、面赤、口唇紫绀、便干、尿黄、鼻燥、唇红)、病证总积分、愈显率。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及正常儿童血清使用液质联用分析建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代谢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rincip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检测的矩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潜在的血清生物标记物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治疗前两组儿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比较,P值均大于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主症及体征积分、次症积分、病症总积分及主症及体征单项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评价发现在11例患儿中显效占90.90%,有效占9.10%,总有效率100%。3.经代谢组学PCA、OPLS-DA分析发现治疗后部分代谢物向正常儿童汇集,出现融合趋势;治疗后及正常儿童代谢产物与治疗前比较离散度较大。4.在正离子模式下:TA组较CK组有258个代谢物显著升高,486个代谢物降低;TB组与CK组比较存在189个代谢物显著升高,418个代谢物;TB组与TA组比较存在327个代谢物显著升高,345个代谢物。在负离子模式下:TA组较CK组有55个代谢物显著升高,223个代谢物降低;TB组与CK组比较存在131个代谢物显著升高,102个代谢物;TB组与TA组比较存在200个代谢物显著升高,42个代谢物降低。5.经初步筛选判断发现:PC(16:0/0:0)、PC(P-18:1(9Z)/0:0)、Lyso PC(18:0)、Lyso PC(20:4(5Z,8Z,11Z,14Z))等磷脂酰胆碱;SM(d18:1/22:1(13Z))、SM(d18:1/24:1(15Z))、SM(d18:0/18:1(11Z))等鞘磷脂;甘油三酯TG(14:0/15:0/20:5(5Z,8Z,11Z,14Z,17Z));Palmitic acid、Oleic acid等15种代谢物在正常儿童及患儿治疗前后间存在趋势差异。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缓解肺炎支原体肺炎主症、次症及体征,改善疾病总体情况,提高患儿生存质量。2.PCA、OPLS-DA分析发现治疗后代谢物向正常汇集呈聚拢趋势且治疗前后代谢物间离散度较大,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导致人体代谢功能紊乱,本治疗方案可纠正其代谢功能。3.经代谢组学分析初步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导致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及甘油三酯代谢异常,引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