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x43蛋白研究肾主骨生长发育理论与相关实验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肾主骨生长发育的中医理论内涵及现代医学研究情况。以Cx43蛋白及其介导的GJIC功能为切入点探讨肾主骨生长发育的理论实质,并通过大鼠BMSCs体外培养软骨向诱导分化实验,进行实验研究,论证左归丸对Cx43蛋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1、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从理论渊源、理论内涵、理论运用角度,阐明祖国医学对“肾主骨生长发育”理论的认识。根据现代医学肾主骨生长发育研究情况,探讨其理论的现代医学实质。2、实验研究:SPF级2月龄SD雄性大鼠中药浓缩剂灌胃,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体积分数为10%的含药血清培养液,进行共培养。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取BMSCs培养传代,加入诱导液进行成软骨诱导。实验分组:设立正常对照A组(培养基加入灌服生理盐水动物血清配制的诱导液)、左归丸含药血清B组(培养基加入左归丸含药血清配制的诱导液),左归丸含药血清+缝隙连接阻滞C组(同B组+AGA)。细胞分组处理后,每3d换液一次,诱导培养21d。培养过程中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第14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Cx43、GDF-5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x43蛋白表达,划痕染料标记示踪法检测细胞GJIC功能;第21天免疫组化学检测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各指标检测,行组间对比。所得数据均用sx?表示,用SPSS 17.0软件处理,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O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理论研究:肾主骨生长发育理论源于《内经》“肾主骨”理论,“肾主藏精,生髓养骨”是其理论核心。“气-血-精-髓”联系密切,它们是形成骨外在形态的重要物质成分。肾阴、肾阳均以肾中精气为基础,相互协调,维持骨正常的生长发育。肾化生精髓为骨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病理情况下肾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运动功能、产生各种骨骼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医肾与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肾主骨生长发育的过程,具体体现为调控NEI网络、各种骨骼细胞、微环境间的动态平衡。其中BMSCs、Cx43蛋白及其介导的GJIC功能研究是肾主骨生长发育的实质研究中重要的内容。2、实验研究:软骨向分化诱导培养的细胞由初期的梭型,逐渐变成圆形或类圆形,胞浆丰富,分泌大量基质,分化为软骨细胞。左归丸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Cx43mRNA、GDF-5mRNA表达,B组与A组比较,P<0.O5。Cx43蛋白荧光反应沉积物主要在细胞膜表面、胞质、胞核附近区域表达,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组间对比,左归丸含药血清能明显促进细胞Cx43蛋白表达,B组与与A组比较,P<0.O5。GJIC染料标记检测中,可见绿色荧光在划痕两侧扩散,荧光定量分析存在组间差异,B组与A组、C组比较,P<0.O5。细胞II型胶原蛋白表达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浆中,阳性反应物平均光密度,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A组比较,P<0.O5。加用AGA后,Cx43 mRNA及蛋白、GDF-5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II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定量分析显示,B组显著高于A组、C组,P<0.O5。结论现代医学从多方面证明了中医肾与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Cx43蛋白可能是是肾主骨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肾精重要的功能层次体现。左归丸含药血清能增加BMSCs成软骨向诱导分化过程中Cx43蛋白的表达及GJIC功能,发育基因GDF-5在此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成熟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氮杂环化合物是极具潜力开发新型治疗剂的化合物,特别是喹啉及喹喔啉骨架更是许多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合成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类化合物显著的生物活性,为了更好的发挥它们潜在的药用价值,有机化学家和药物学家围绕喹啉和喹喔啉环的结构多样化和官能团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合成工作。本论文分别以实验室自制的2-(溴甲基)喹啉-3,4-二羧酸二乙酯和2-溴甲基-3-喹喔啉甲酸乙酯作为反应物与各种水杨醛、酚
目前,普通三价铬水溶液体系中电沉积铬合金镀层工艺存在镀层难增厚、铬含量偏低、电流效率低等问题。与水溶液体系相比,离子液体体系具有绿色环保、电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将
碳化硼陶瓷具有高硬度、高熔点、抗氧化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众多工业领域。由于碳化硼陶瓷具有电子密度小、抗激光损伤阈值大、耐辐射等优点,碳化硼薄膜在光学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磁控溅射法是目前制备高质量碳化硼薄膜的主要方法,然而磁控溅射装置可调节的工艺条件众多,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也较为复杂。目前对碳化硼薄膜光学性能调控的研究仍有不足,调控机理也不十分明确。因此,以制备光学性能优异的碳化硼薄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