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病毒、真菌感染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关系的荟萃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i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感染多种不同细菌、病毒和真菌的人群罹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风险可能会升高。然而,针对各种具体病原体感染患者罹患PD的风险尚不明确且可能各有不同。本研究探讨了部分病原体感染与P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数据库中于196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录的关于各种病原体感染与PD发病风险之间关系的中、英文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l)作为效应量,采用随机/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各研究的效应量。所纳入研究存在显著异质性的则进行敏感性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并使用剪补法去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检索到6609项研究,其中23篇研究纳入本荟萃分析。幽门螺杆菌(合并OR=1.653,95%可信区间1.426-1.915,P<0.001)、丙型肝炎病毒(合并OR=1.195,95%可信区间1.012-1.410,P=0.035)、马拉色菌(合并OR=1.694,95%可信区间1.367-2.100,P<0.001)和肺炎衣原体(合并OR=1.595,95%可信区间1.020-2.493,P<0.001)感染与PD发病风险升高相关。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猩红热、腮腺炎病毒、水痘、百日咳、风疹和麻疹与PD发病风险无明显关联。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降低了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PD发病风险(合并OR=0.672,95%可信区间0.571-0.791,P<0.001)。所纳入的研究中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结论:幽门螺杆菌、丙型肝炎病毒、马拉色菌及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者罹患PD的风险升高。丙型病毒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罹患PD的风险。
其他文献
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的华人信仰 ,其源头就是历史上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地区早期华人社会组织机构的形成发展过程中 ,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
背景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在中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据估计我国每年因胃癌死亡的人数约占全球胃癌死亡人数近一半。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胃癌将给中国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并可能引发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但胃癌在内镜下表现差异大且诊断结果易受操作者主观影响,导致胃癌的早期诊断准确率不高,尤其是多灶性胃癌、ESD手术切除后的胃癌较易漏诊,致使一些病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