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f/SiC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和高抗氧化性能从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了扩展其应用范围,Cf/SiC与高温金属的连接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利用Ti-Zr-Ni-Cu非晶钎料连接Cf/SiC与金属Nb,研究钎焊工艺参数和钎料成分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接头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揭示了接头的形成机理。采用TiZrCuNi钎料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金属Nb可获得无缺陷无裂纹的接头,其界面结构为:母材Nb的TiNb相,接头的钎缝由TiSi、Ti(s.s)和Zr(s.s)组成, Cf/SiC侧界面由TiC、ZrC、TiSi、Zr5Si3界面反应层组成。研究发现,在一定的钎焊温度范围内,随着钎焊温度的提高,钎料对母材的填缝能力增强,界面及中间层生成的脆性产物增多,焊缝变窄,最佳钎焊温度为1203K。为保证钎料同母材必要的相互作用时间,适当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提高接头性能,但保温时间的过度延长导致脆性相的增加,不利于接头性能的提高,获得的最佳保温时间为15min。对钎料的研究表明:随着钎料层厚度的增加,钎料中总的活性元素增多,Cf/SiC的界面层TiC、ZrC、TiSi、Zr5Si3反应层增厚,焊缝宽度增厚,接头的室温剪切强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270μm达到最大值104MPa。适当增加钎料中Ti的含量,可以提高钎料对母材的润湿性,使得界面反应更加充分,Cf/SiC侧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加,但是由于受实验条件添加方式所限,导致接头内部存在未扩散的Ti带。对其进行工艺优化,当钎焊温度为1233K保温时间为20min时,接头中未扩散的Ti带基本均匀化,接头组织显著改善,接头剪切强度达到140.9MPa。对接头进行高温性能研究表明:当接头的高温剪切性能测试温度为873K时,剪切强度为136.5MPa;当添加钎料中的Ti达到质量分数为10%时,在1203K/15min的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接头剪切性能,在773K时剪切强度为159.6MPa,当其测试温度提高到873K时,接头强度仍保持在111.0MPa,其断裂形式为靠近Cf/SiC一侧母材和钎料中间混合的脆性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