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自由的两个向度: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哲学与宗教探讨的永恒主题。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的自由是一种超越层面的自由,他们对理性主体的过分强调导致了现实主体的缺席,而这种理性主义自由一旦接触到现实个体的生存就会出现悖谬。对上述理性主体与理性自由观批判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主题。其中,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立足于现实个体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审视与批判构成了青年黑格尔派反思理性主义自由观的两个向度:内心性向度与社会性向度。
  无论是内心性的自由还是社会性的自由最终都体现在真实的个体之上,自由事关自我实现。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代表着青年黑格尔派对自由主体理解的两种不同倾向。马克思强调“现实的个人”,克尔凯郭尔则走向“单一者”。克尔凯郭尔开启了对生存个体的心理学分析。他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自我”首先体现为肉体与灵魂、有限与无限、现世与永恒等对立因素的综合,但“自我”并不是这综合关系本身,而是与自身发生关系的关系。克尔凯郭尔将自我规定为精神,这就决定了他更加强调“单一者”的内心性、主体性以及“单一者”面向生存的激情与决断。马克思则致力于对“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性解剖。他从社会历史的视野审视个体的生存,人是自为的自然存在物,在人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人也生产着社会,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塑造着“现实的个人”的现实性。“现实的个人”并非个体主义的,其内含有个体性与普遍性、内在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张力。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单一者”,其生存都是在时间场域中生成,克尔凯郭尔强调生存的“瞬间性”,马克思则强调个体生存的实践性,他认为实践是人与自身、与自然、与他人建立本源性关系的关键,同时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斯芬克斯之谜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他们对个体自由的不同认知。与他们对自由主体的规定相对应,克尔凯郭尔以内心性和精神性为中心展开对个体自由的分析。人的精神定性决定了其能意识到超越有限与现世的种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可能性,也就是“虚无”,“虚无”是一种生存规定性,是对存在的超越性意识。“虚无”产生“忧惧”,“忧惧”是“自由的眩晕”,亦即自由的可能性,这种自由的可能性促使人进行决断,而决断就是自由的彰显。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自由的眩晕中进行决断,于是出现了对自由的逃避。自由事关“成为自我”,而对自由的逃避则被规定为自我在自身之外的生存状态。克尔凯郭尔从“绝望”(人与自身的错误关系)以及“公众”的抽象夷平两个层面揭示了人宁愿成为他人而不愿成为自我的时代状况,并试图唤醒时人麻痹的精神,使人重新进入生存。
  马克思则揭露了虚无的社会现实根源,即资本主义交换体系中人的偶然性。马克思对个体自由的讨论是本体论的,而非认识论的。他对个体自由的讨论立足于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的三重关系之中,脱离自然界和他人来谈论内在性自由是一种本末倒置。人的意识的超越性是自由的可能性,而人的活动性则是自由的现实性,它是对自由的确证,个体自由与其实践活动互相印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自由同样事关自我实现,换言之,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然而在商品、货币与资本构成的物化(Sache)关系中,人的自由、甚至人的自我都要通过对物的占有才能实现,马克思进一步深入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必然性揭露了人在物化关系中的非自由状态。
  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面对“抽象夷平”与“物化统治”时的不同态度。克尔凯郭尔诉诸内心性的激情与信仰,认为只有在悖谬性的信仰中作为永恒可能性的自由才能实现,关键在于“单一者”必须与上帝建立某种悖谬性的关系。换言之,单一者正是要在不确定性中与信仰对象建立关系。然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宗教大法官》中关于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可以构成对克尔凯郭尔的质疑,显然,悬置理性的悖谬性信仰无法为大多数人接受,难道他们就注定无法得到自由吗?幸运的是,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在社会历史的视域中追问人的自由与解放。自由王国是人的本质的复归,只有在自由王国之中人的自由个性才能得以实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则依托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客观建构。然而,实践并非万能的问题之谜底,只要是行动和实践,就势必面临诸多困难和考验,需要经受犹疑、彷徨、绝望的侵袭,这就使激情变得十分重要。此时,克尔凯郭尔对于内心性与主体性的阐发就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社会性与内心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强调社会性的马克思并没有拒斥个体的内在性,而是为内在主体打入了社会性、能动性、实践性、历史性的楔子。另一方面,克尔凯郭尔对个体生存的生存心理学分析也可以构成对马克思的补充。只有在内心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个体自由才是可能的。
其他文献
罗近溪是阳明心学一脉的重要人物,被称为“泰州学派唯一特出者”。研究近溪的心性论,对于全面了解近溪学术,深入了解近溪与中晚明阳明学的关系,评价近溪哲学在泰州学派和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心性之学为研究内容,从心性本体论与心性工夫论两方面切入讨论近溪思想的哲学建构与核心关切。  第一部分,论述近溪的心路历程与思想背景,讨论近溪对宋明儒学的继承、发展。近溪思想不仅直
学位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密切,要想研究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必然不能脱离政治。儒家积极入世,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儒家士人参与政治。从孔子、孟子始,儒家一直将政治关怀视为重要的理想追求,政治追求是儒家价值体系中的必然的要求。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特别繁荣的时代,思想家层出不穷,陆九渊是诸多南宋思想家中的璀璨明珠,是研究南宋思想文化不能绕开的一位。其思想体系承接孟子,以孟子所重心性论为体
学位
生死问题一直都是儒家传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主题,死亡更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经历、面对的事情。现如今在面对未知的、不可测的生死鬼神之事时,我们仍然深深地受到自古流传下来的重生却不畏死的现实主义生死观的影响。到了集理学于大成的朱熹,他继承了传统儒家的生死智慧,并以理气二元的哲学体系为依托,对生死、鬼神、祭祀等关乎人生和终极的问题给出了极具理性精神的解答。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朱熹的死亡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样发
学位
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在文化、政治等领域影响深远的人物,他创办《新青年》杂志,领导新文化运动,宣传现代文明与文化,是引领近代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旗手,毛泽东评价他是“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对儒家的纲常名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也因此被看作是激进反传统的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陈独秀语境下的“传统”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指出其语境下“传统’的具体所指,“传统”有历史与实践双重内涵,陈独秀对传
学位
本文试图从“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的新角度诠释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代表的清代哲学家戴震的思想体系。通过对比朱熹与戴震的思想,可以发现戴震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本文系统考察了西方历史上不同时期“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的代表性观点,进而总结出“自然主义”哲学与伦理学思想的核心特征。“自然主义”哲学版本各异,但皆倾向于用自然的观念理解和解释世界:本体论上,往往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但不等同于唯物
学位
性关乎生,由生可探寻性之内涵。生具有天生和生长两种含义,性亦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性是天之所与,另一方面性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逐步体现,是生命发展之所向。相应地,性具有所与和生成的双重结构。根据对人性内容的不同理解,儒家所与和生成之论性结构展开为两种模式:由孟子开创的实现模式,以及由荀子确立的创造模式。具体的,孟子之实现模式以先天的道德情感为依据,认为顺此道德情感之发展则自然生成仁义礼智之德,道德的实
学位
先秦儒家哲学对于超越问题抱有一种知识论式的追问,具体思想涉及对外在神圣超越者“能否知”、“何以知”、“知多少”、“谁来知”等问题的讨论,这可以被归结为先秦儒家的“超越知识论”思想。孟子作为其中的典型,其哲学并不完全是先验的“内在超越”进路,而是始终存在着外在的神圣超越者——“天”。由此出发也可以发现,孟子哲学中实际上存在着丰富的“超越知识论”思想资源,其主要围绕“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展
学位
性情问题,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历代思想家对性情问题也有所阐发。孟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将人性中善的一部分称之为性,认为每个人只要率性而为,由仁义行就可成圣成贤。但到了魏晋时期,人们不仅率仁义之性,同时也率食色之性,孟子性情论有其无法解决的困境。朱子是宋明理学之集大成者,朱子继承孟子的性情思想并有所阐发,朱子提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用气质来解释性情不善的问题,将形而上的天理看作是性
学位
康有为在其《孟子微》中引进西方的进化论,在西方模式的框架下,对中国传统儒学进行改造,以求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国人接受的路径来变法图强。他将中国儒家原有的“仁”、“性善”“平等”等传统命题、观念加以改造,并从已有的儒学观念找寻出适用于透方进化论传播的动力源泉,使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西方进步理念搭桥,为现代儒学转型的开辟出一条有效路径,对当代社会诸多问题的解决亦有参考价值。  论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
学位
“生活”与“意欲”是梁漱溟文化观的基础概念。“生活”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本体生活;其次是由本体生活显现的现象生活。“意欲”作为总是向前要求其满足的能动性力量必然指向一个主体的诞生,其同样具有两层含义,首先是作为本体生活显现为现象生活枢纽的“意欲”,这个层面的“意欲向前要求”在逻辑上先于现象生活并且成为现象生活能够出现的逻辑基础,其次是现象生活中的“意欲”,这种“意欲”在向前要求自己满足时面对着复杂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