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电厂主厂房单跨框-排架结构抗震及减震控制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meiamei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压缩建筑体积,火电厂主厂房布置模式由先前的常规三列式(汽机房—除氧间—煤仓间)布置方案发展为两列式(汽机房—除氧间和煤仓间合并)布置方案形成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新方案与传统布置方案相比结构整体高度增加了,在结构形式上减少了一跨框架,错层问题、异型节点问题有效避免,从这一点来看相对较好,但从一定程度上讲由于减少了一排抗侧力构件从而降低了结构的安全储备。受汶川地震的影响,以及新版抗规针对多层和高层单跨框架的使用提出了限定性的要求,故火电厂主厂房使用单跨框-排架RC结构时必须慎重。对该类单跨框-排架RC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首先,基于MATLAB开发SAP2000和ABAQUS的前处理及后处理的二次开发程序以解决在分析过程中遇到的繁琐重复的数据提取、保存及处理的问题。根据选取的单跨框-排架火电厂主厂房的结构特点采用SAP2000和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地震作用反应谱分析及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构的受力特点、变形特征、破坏形式并判断结构的薄弱环节。依据分析结果,采用传统的加固方案(增大柱子截面尺寸、设置分散剪力墙)和被动减震耗能技术(设置防屈曲支撑、煤斗减震、梁间阻尼器)对结构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分析,研究改进后的结构抗震性能。综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单跨框-排架火电厂主厂房RC结构楼层质量刚度分布不均,受扭转影响较大;煤斗层的质量突出,刚度偏小,结构底层柱子轴压比较大,在弹塑性阶段煤斗层及底层构件损伤较严重,成为了结构的薄弱层;采用传统的加固方案可以减弱结构的损伤破坏,但加强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采用被动减震耗能技术巧妙的利用了主厂房的空间和工艺布置,显著的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利用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的火电厂主厂房和改善其抗震性能提供了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为解决低C/N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外加固体纤维素碳源反硝化效率低、出水TOC高、填料层易堵塞等问题,本研究以玉米芯为研究对象,利用1.5%NaOH、1%H2SO4、1.5%H2O2和碱性双氧水(含有1.5%H2O2的Na OH溶液)并联合UV照射对熟的玉米芯进行预处理,通过分析各种预处理方法对玉米芯释碳和脱氮性能的影响,优选出适宜的玉米芯固体碳源预处理方式;将Fe0、玉米芯和活性炭填充到直径为80m
在对金山江上游某水电站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揭露了一类较为特殊的花岗岩深部变形破裂地质现象,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电站的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所以这种工程地质问题是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