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以武汉光谷广场站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而由此引发一系列诸如交通拥挤、城市用地不足、生活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却有逐年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尤为明显。因此,提高城市功能的运转效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的立体化发展,是解决上述“城市病”的最为通用和有效的手段。   以地铁站点建设为契机的大规模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以地铁大运量和快速度减轻城市交通的负担,而且以地铁站点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更是促进城市功能混合利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继轨道交通1 号线投入运营后,又有6 条地铁线路相继投入施工建设当中,地铁发展将日趋复杂化。结合地铁站点进行周边地区的综合开发将成为未来地铁站点建设的重要开发形式。   本文希望通过学习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的概念及相关的TOD 理论、“点—   —轴线”系统理论、城市触媒理论,研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铁站点开发存在的缺失,提出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并总结国内外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的实例的成功经验,挖掘其中对于我国地铁站点周边地区综合开发有效的理论和方法。然后,以武汉光谷广场站为例,对其周边地区进行城市设计,总结出一套地铁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的方法并提出今后的发展设想,为未来城市以地铁站点为核心的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启示和借鉴。
其他文献
在西方建筑体制影响下的安徽近代建筑具有鲜明的特征。办公建筑作为其中一种新建筑类型,是研究芜湖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梳理安徽近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并对日后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商业空间成为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空间中的声环境研究也逐渐成为城市声环境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城市声环境设计仍处于一个
空间管制是一种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按照小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特点,划定区域内小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
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域辽阔,山高谷深,高原缺氧,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8。西藏林芝地区位于西藏的东南部,由于独特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
“建筑之树”一直被视为西方对中国建筑的无知和偏见的典型证据,也是本文探讨西方人如何认识中国建筑的出发点。本文在考察早期亲历中国的西方游记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案例——
2005年开始,北京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北京农村的整治与更新,速度不断加快。2006年,国家开始拨专款对长城进行全面的保护,并于年底基本完成了北京段长城和其周边城堡的测
在今年3月份结束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任务和目标,其中对城乡基本养老的问题也做了政策性的支持。因为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
1978年以来,在国家体制改革和经济制度转轨的背景下,南京老城内的更新改造在社会、经济、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论文选取南京老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更新事
小城镇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第二代外来人口,这使得小城镇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发生急剧变动,社会异质性也在迅速放大。在外来群体与本地居民社会关系的社会学研究中,“社
肌理是一种呈现序列化形态的结构体,具有“结构-形态”的双重性:结构反应全局的组织方式,形态反应局部的构成关系。本文对于肌理问题的关注,来自于笔者在本科时期的设计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