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各界给予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高度的关注,经济转型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技术创新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中的关键一环,在经济转型中无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市场主体,只有企业的技术得以进步,国家竞争力才能最终得以提高,但我国企业目前仍存在忽视创新投入、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绝大多数行业和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这种粗放式增长模式背后必然有着某种阻碍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相应的制度安排作为支撑。当前学术界中已存在的大量文献证实,中国式分权正是地方政府持有这种投资结构偏好的激励根源。中国式分权,其核心在于经济分权与垂直的政治管理体制相结合,我国特有的这种分权体制形成了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辖区内经济增长的治理格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无疑受益于以官员政绩为标尺的地方政府竞争,但这一体制显然也成为了引发我国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根源:为改善个人政绩和实现本地区更快的经济增长,地方官员往往会偏重投资于基本建设这类短期内能获得回报的生产性投资,即地方政府具有“重基建”的投资偏好。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从中国式分权的视角出发,对地方政府投资偏好的存在及其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机制做出论证,为我国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现状提供解释。地方政府“重基建”的投资偏好对企业创新投入实际具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的影响。就直接效应而言,政府的基建投资过热会使大量金融资源被本地政府基建项目所占用,造成企业融资困难进而抑制其创新投入;而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实际上会为企业生产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伴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促使企业创新以在规模经济中获利。就间接效应而言,由于分权制度的存在,地方政府利用手中的权利可以很轻易地将其投资偏好传导至企业的投资行为,最终导致企业创新不足。本文所做研究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对企业创新投入的直接影响,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就地方政府所偏好的基础设施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行了面板分位数回归,并得出结论:地方政府在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基建投资对于企业的创新投入会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这两类基建投资对创新投入较少的企业会产生更为强烈的创新激励;而地方政府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基建投资也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在创新投入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地方政府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的基建投资对企业的创新投入有着反向的抑制作用,且对创新投入较少的企业有着更为强烈的消极影响。第二部分则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对我国企业创新投入的间接影响,并得出结论:地方的财政分权度越高,地方政府“重基建”的投资偏好越易于传导至辖区内企业的投资行为。此外,由于大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更大的贡献,地方政府通常会更为关注这类企业的投资行为,故该类企业受到地方政府投资偏好的影响更大。最后,根据两部分实证的回归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