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仍然是临床和公共健康的负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风湿热仍然是导致心瓣膜病主要发病原因。在我国,成人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发病率为2.34‰~2.72‰。心瓣膜病的治疗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其中外科治疗方法是瓣膜疾病唯一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的方法。在云南地区,外科治疗心瓣膜病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虽然经过了接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心脏手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pnary Bypass CPB)的支持下已经非常成熟,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仍然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特殊的手术,术前患者生理状态、手术时长、围手术期的各种侵入性操作、体外循环、机械异物的植入等共同构成了围术期的高危因素,忽略它们将带来致命的后果。本次研究统计在我科行单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的术前及术中资料及在围术期发生的各类并发症,分析导致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为减少及预防云南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及相关风险模型的纳入标准,筛选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1日期间在延安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人工机械瓣膜换瓣手术的患者,共720例,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有如下:年龄、性别、病程、房颤、心功能分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肝肾功能、心脏射血分数(EF值)、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手术方式、疾病种类、转流时间、阻断时间。统计的围术期并发症有:低心排综合症、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心律紊乱、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MODS、脑梗、低氧血症、心跳骤停、循环不稳定、心包填塞、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肺部炎性渗出。统计学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先筛查出相关联的潜在危险因素,再用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拟合回归模型,利用SPSS 22统计分析软件尝试找出潜在危险因素和相关并发症之间的联系。[结果]720例患者中总的并发症人数为220人;其中低心排综合征为31例(10.8%)、室颤2例(0.7%)、心律紊乱47例(16.7%)、急性肾衰竭7例(2.4%)、肝衰2例(0.7%)、MODS 5例(1.7%)、脑梗6例(2.1%)、低氧血症4例(1.4%)、心跳骤停2例(0.7%)、循环不稳定15例(5.2%)、心包填塞2例(0.7%)、心包积液75例(26.1%)、胸腔积液14例(4.9%)、瓣周漏1例(0.3%)、肺部炎性渗出74例(25.8%);死亡6人。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年龄、性别、糖尿病史、术前房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退行性二尖瓣病变、手术方式分别是围术期心跳骤停、急性肾衰竭、循环不稳定、心律紊乱、低氧血症、室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程时间长是围术期低氧血症、肾衰、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围术期出现MODS、肝功能障碍、肾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VEDV是围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MODS、心律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 LAEDV是出现肾衰、循环不稳、心包积液(>10m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转流时间是围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肾衰、循环不稳定、心包填塞、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阻断时间是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循环不稳定、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包填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 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显示:EF值、LVEDV、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共同为围术期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病程、肌酐值、LAEDV、转流时间、阻断时间是围术期发生急性肾功衰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肌酐值、LVEDV、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围术期发生MODS的危险因素(P<0.05);转流时间和阻断时间是围术期发生脑梗的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糖尿病史、LAEDV、转流时间、阻断时间是围术期发生循环不稳定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心脏瓣膜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病史、各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心脏病理改变、手术的方式、体外循环时间、围术期处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围术期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手术前谨慎选择手术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手术措施、术中、术后予相应有效地治疗措施一定能有效降低心脏换瓣术后围术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