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评价容量反应性对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容量反应性取决于心功能和静脉回流,而静脉回流受血容量和血管张力的影响。镇静是感染性休克的基础治疗手段,可以降低血管张力,可能影响容量反应性。作为重症患者常用的镇静药物,咪达唑仑和丙泊酚不同程度地降低血管张力,减少静脉回流,从而对容量反应性的影响可能不同。本研究探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镇静对容量反应性的影响,为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滴定不同镇静深度对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液体复苏达标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及前负荷储备的影响。 方法:以43例EGDT达标后24小时内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基础均给予丙泊酚镇静达Ramsay3分,行被动抬腿试验(PLR1)评估容量反应性。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滴定镇静深度达Ramsay4分。再次行被动抬腿试验(PLR2)观察容量反应性变化。最后行容量负荷试验(5分钟内快速静滴250mL生理盐水)作为容量反应性评价的金标准。试验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PLR导致的CI变化(PLR-△CI)评价前负荷储备,定义PLR-△CI≥10%为PLR阳性,表示容量反应性阳性。定义容量负荷试验后CI增加(VE-△CI)≥10%为容量反应性阳性。 结果:(1)一般情况:咪达唑仑组患者21例,丙泊酚组患者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入组前液体平衡等指标无明显差异。咪达唑仑组12例(57.1%)患者为PLR1阴性,9例(42.9%)患者为PLR1阳性,丙泊酚组14例(63.6%)患者为PLR1阴性,8例(36.4%)患者为PLR1阳性。两组PLR1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2)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镇静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咪达唑仑镇静至Ramsay4分时的HR和CI均显著低于Ramsay3分(p<0.05)。丙泊酚镇静至Ramsay4分时的HR和CI均显著低于Ramsay3分(p<0.05)。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Ramsay3分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Ramsay4分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3)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镇静对容量反应性的影响:咪达唑仑组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丙泊酚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咪达唑仑组PLR1阴性组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LR1阳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PLR1阴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LR1阳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PLR阳性患者的比例无明显差异。(4)咪达唑仑和丙泊酚镇静对前负荷储备的影响:咪达唑仑PLR1阴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的PLR-△CI无明显差异,PLR1阳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的PLR-△CI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PLR1阴性患者Ramsay4分PLR-△CI明显高于Ramsay3分(+7.3%±4.8%vs.+3.2%±4.7%,p=0.008)。丙泊酚PLR1阳性患者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的PLR-△CI无明显差异。咪达唑仑组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的PLR-△CI无明显差异,丙泊酚组Ramsay4分和Ramsay3分时的PLR-△CI无明显差异。(5)咪达唑仑或丙泊酚输注对PLR预测容量反应性价值的影响:咪达唑仑组21例患者中,6例为容量反应性阳性。PLR2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7+0.05(95%CI0.80~0.98,p<0.001)。以PLR2-△CI≥10%预测容量反应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3%。丙泊酚组22例患者中,9例患者为容量反应性阳性。PLR2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0.09(95%CI0.62~0.96,p<0.001),低于咪达唑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LR2-△CI≥10%预测容量反应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69%。 结论:滴定镇静深度从Ramsay3分至Ramsay4分,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均不改变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但丙泊酚增加容量无反应患者的前负荷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