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本粘性是指成本在业务量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务量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这一特征。成本粘性的提出对传统成本性态模型提出了挑战。随着经济发展,过于理想化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无法解释公司的成本变动规律,因此成本粘性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成为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现有研究表明成本粘性受到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代理问题三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学者认为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对成本粘性具有显著影响,并从不同维度展开研究。公司治理作为抑制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的重要机制和手段,将对成本粘性产生约束影响。本文首先从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分析公司高管薪酬诱发管理层自利行为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的理论动因,进而分析公司治理对代理问题的缓解作用以及由此对成本粘性产生的约束影响,分析在不同薪酬结构下这种约束影响的差异性。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针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存在成本粘性现象,业务量每增长1%,成本随之增长0.627%,但是业务量每下降1%,成本却下降0.322%。这一粘性水平与十年前相比已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2)不同的高管薪酬结构下管理者具有不同的自利动机对成本粘性的影响也不同,其中短期货币性薪酬的比例与成本粘性负相关;(3)在短期货币性薪酬比例较低即成本粘性较高时,适度扩大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相对集中的股权分布以及非国有控股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能够对成本粘性表现出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独立董事比例、股权制衡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则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