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部分企业已经无法满足于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水平,所以很多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选择在海外上市。这些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的股票被人们称为中概股。然而,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中概股做空危机、企业文化差异等,导致很多投资者无法认可中概股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不认可中概股企业的经营理念,使中概股的市值被低估,中概股企业的业务发展受到影响,并且也使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进而引发中概股退市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也开始对中概股回归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对于中概股企业来说,其在回归时可以选择多种路径,很多因素会影响回归进程,中概股需要选择适宜的回归路径。因此,研究和分析中概股回归路径案例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概股回归情况进行阐述,选择以药明康德为样本进行研究,对其回归路径“分拆+IPO”进行阐述,多角度分析企业的回归动因、路径选择及回归效果。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内容进行阐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进行梳理,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理论基础适用情况进行研究,然后总结国内外有关海外上市、私有化退市、中概股回归动因、路径的文献,为本文的案例分析部分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然后以时间节点为基础阐述其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过程,从而加深对案例企业回归路径的认识;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对案例企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借壳上市、IPO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三种回归路径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在对案例企业选择“分拆+IPO”路径进行分析时,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分别为监管政策、融资需求和股权结构,通过分析其优势,然后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分析药明康德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效果;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启示,根据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境内外估值差异是药明康德回归的主要原因,药明康德的“分拆+IPO”回归是恰当时机下的恰当选择以及药明康德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是一个正确选择,并对有回归意图的中概股公司、市场监管者和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