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客》中美国犹太人的流放与寻根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纳德·马拉默德(1914-1986)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多以犹太人为写作素材,反映犹太人的生存困境。因此,他被誉为“犹太味”最浓的作家。《房客》便是其反映犹太人生存困境的作品之一。它揭露了民族身份与文化的混杂使人类陷入流放困境,继而挣扎于寻根中的现象。  本论文从后殖民理论中的流放与寻根方面对《房客》中的莱瑟与伊瑞娜的身份困境问题进行深入探索,首先分析了美国犹太人意识到自身的身份危机的问题。一方面,作为白人,莱瑟将黑人威里和玛丽视为他者。虽然他与威里同是作家,但在威里面前,他俨然一副主人的做派。至于黑人女性玛丽,莱瑟只将其当做性欲发泄对象。另一方面,在现代美国,他被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异化,沦为他者。事实上,反犹太主义在美国从未停歇。另外,作为犹太身份象征的割礼也受到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的歧视。自我和他者的混杂使其困惑不已。因此,他迷失于自我的身份认同中。而后莱瑟意识到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美国,自己的民族都处于流放状态。身为美国犹太作家的莱瑟,也是流放者之一,在文中体现在他于艺术与生活的分离上。伴随着艺术与生活的分离,他的自我也面临着分裂。莱瑟认为他正撰写的书是其家之所在,所以他沉迷于写作,对生活与他人漠不关心。但是他渐觉压抑和空虚,并开始挣扎徘徊于艺术与生活之间,最终处于流放状态。再者,身为犹太女性的伊瑞娜深受边缘化的折磨,无论是在威里还是在莱瑟面前,她都成为他们增强自我和相互竞争的工具。在男权社会中,她没有话语权,也无法融入其中。因此,她在现代美国处于无根状态。最后,处于流放状态的莱瑟和伊瑞娜力求重构身份,最终才能扎根于美国。莱瑟力争通过完成其作品而达到自我的完整,但是作品最终完成的日期始终无法确定;伊瑞娜渴望与一名男子共建家庭从而达到融入主流社会之目的。此外,生活在这个混杂文化中,他们都希望能通过爱、包容与仁慈实现文化融合。  通过分析《房客》中莱瑟和伊瑞娜的身份问题,本论文试图揭示犹太人在现代美国的流放与寻根,折射出现代人在多民族文化冲突下的困境与矛盾,体现了马拉默德的人道主义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情态词“会”与体相结合相关的三个问题:(1)在现代汉语中情态词“会”与体相结合时,其句法位置是如何定义的?(2)基于可能世界与模态逻辑,现代汉语中情态词“会”与体相
原型批评理论是由20世纪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诺斯洛普·弗莱建立的、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一种重要文学批评形式,旨在探寻文学文本内在的相似性和象征性。原型是人类经验和命运在
本文运用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理论对索尔·贝娄的《只争朝夕》进行研究。日神的爱和善及酒神的打破束缚,释放欲望可以深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质。小说对资本社会表面
隐喻作为一种日常的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并被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做过多次研究。在近几十年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隐喻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传统观点认为隐
本文以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提出的经典话轮转换模型为理论基础,选取美国电视新闻访谈节目《与媒体见面》从2011年8月7号到9月25号的节目进行录写,并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自从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在西方,翻译研究者们在译者主体性这一研究方向己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在中国,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在逐步升温。《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双宾结构历来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很多研究主要从句法结构方面来考察。由于双宾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理论研究也没有得出一致的观点。在语言习得领域,学者们用不同理论和假设对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要将这样一部经典名著译介给西方读者,译介给其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都大相径庭的英文读者,所要从事的就不仅仅是一部小说的翻
作为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的结合,汽车电子业的发展已驶上了快车道。为协助国内业者了解汽车电子及其相关技术,本刊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了“2004汽车电子技术高级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