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嵌入式系统应用非常广泛,而嵌入式系统与 IP 网络互联,也日益重要。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嵌入式系统以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比如 ARM)甚至 DSP(比如 TI,ADI,Equator)作为核心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同时,嵌入式系统中内存的配置显著增加,一般都有 16MB-64MB 的内存,使得硬件系统有能力运行相对比较复杂、完善的大型软件,如嵌入式 Linux、VxWorks 等。本文介绍了一款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分别介绍了硬件 DSP 芯片,系统结构组成,音视频接口电路,设备驱动程序,交叉编译环境,嵌入式 Linux 的移植及引导,以及最终的应用程序。在硬件上,DSP 的介绍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它的 VLIW(Very Long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字)结构,这种 DSP 体系结构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为了最优化地利用 VLIW 的并行性,编译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也简要介绍了编译技术。另一部分是外围 I/O 接口,很高的外设吞吐率,才能保证高速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因此,I/O 接口的传输速率,也是 DSP 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软件上着重介绍三部分。一是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如何在 PC 机上进行交叉编译,开发 DSP 上运行的嵌入式 Linux 软件。二是介绍了 Linux 下的设备驱动程序设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比如视频采集接口,必须抽象成为软件上的“设备” ,才能够被软件使用。这种技术在 Linux 上称为内核模块,它运行在内核空间。第三部分是论文重点,主要介绍了在前面的硬件、软件基础上,如何实现一个网络多媒体机。反复的实验证明,本文所介绍的网络多媒体机的编码器端,在 351MHz 的频率运行,以 DSP 的计算能力和处理能力,完全有能力对 Half-D1(360×480)分辨率的图像进行实时压缩编码(即 Full Motion 每秒 30 帧)及网络传输,压缩编码格式为 MPEG4。同时还有能力进行 PCM 音频的采集、传输。在解码器端,可以实时接收、解压缩、播放音视频流。而且,通过精确控制发送、接收机制,保证音、视频之间的同步。网络传输采用 RTP 实时传输协议和多播技术,能够保证音视频流的可靠传输,以及每个解码器之间的同步接收同一个音视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