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2016年,在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上,通过定期监测轻度、中度和重度利用强度草地群落高度、盖度、物种构成、生物量及土草养分,对草地群落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Runkiaer物种频度分级及演替度进行系统分析。明晰了不同利用强度草地群落演变规律及分异特征,确定了研究区高寒草甸适宜利用强度。主要结果如下:重度利用降低草地群落物种数、高度、盖度;中度利用降低地面芽植物种数,增加地下芽植物种数。轻度、中度和重度草地约67.0%-77.3%、59.5%-75.5%、55.3%-82.0%的根系分布于0-10cm土层;地上和根系生物量均随利用强度增加而减少。功能群生物量比较下,类群生物量构成中,轻度草地以垂穗披碱草和西北针茅为主,中度草地以线叶嵩草和垂穗披碱草为主,重度草地以矮嵩草为主,且重度草地毒杂草比例增加。生活型生物量构成中,轻度草地以地面芽植物为主,中度和重度草地以地下芽和地面芽植物为主,且重度草地的地面芽植物显著少于中度草地。演替顶级成分生物量构成中,重度草地入侵种比例增加。牧草Fe含量为重度草地﹥轻度草地,牧草Mn含量为重度草地﹥中度草地。返青期0-10cm土壤微量元素对放牧强度反应敏感,Fe含量为轻度草地﹥重度草地,Mn和Zn含量为轻度=中度﹥重度;土壤N含量、N/P、N/K为轻度=中度﹥重度。群落演替度为中度草地﹥重度草地;中度草地Runkiaer频度系数分布呈典型反J型,其群落处于稳定、成熟阶段,而轻度和重度草地则不呈反J型,其群落稳定性弱,处于演替发展阶段。本研究结果支持中度干扰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