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这一直是西方货币理论中争论的最激烈,也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模式自1993年以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始重视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同时逐步加大了金融改革力度,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轨。但从1998年起我国陷入了有效需求不足的困境,尽管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但是宏观调控效果并不尽人意。因此,货币政策有效性越来越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质疑,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到底是否存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弱化的具体症结何在?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近年我国学者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但在总体上,我国学者的研究大多数是以规范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很少,即使是少数的定量分析,在方法的使用上也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命题包括着众多的前提和假设条件,规范性的研究成果其政策参考价值是有限的,对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特殊性为背景,从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领域传导的主要途径(投资渠道、消费渠道、净出口渠道)出发,就我国货币政策实行间接调控以来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重点是应用了国外时间序列经济计量学中较新的研究成果,如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预测方差分解模型等,分别对货币政策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效果进行了探索性的数量性检验。本文的实证表明,在我国1993~2003年的样本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对实际投资和实际消费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货币政策的数量效果在我国是存在的。而从货币政策对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变量具体的影响程度来看,除了货币供应量是引起投资变动的显著原因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消费变动是有限的,而且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并不能引起净出口的变化。所以针对近些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明显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在消费领域传导渠道的梗塞及通过净出口渠道传导的无效,是造成我国货币政策自1998年以来启动经济效果不明显的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