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低保家庭突破“贫困陷阱”的精准支持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城市贫困的代表,城市低保家庭始终是国家与学术界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城市扶贫进程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像“一张安全网”发挥了贫困兜底的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绝大多数低保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并没有为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城市低保家庭仍然承受着来自于教育、就业以及社会支持不足等多方面的压力,不少城市低保家庭依靠低保救助不仅没有脱离贫困,反而长期陷入“贫困陷阱”。随着精准扶贫理念以及社会工作的普及,救助方式逐渐由“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向“精确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与专业性成为低保家庭能否实现脱贫的关键。在此背景下,笔者选取包头市C社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城市低保家庭的贫困现状以及长期陷入“贫困陷阱”的原因,并提出帮助城市低保家庭突破“贫困陷阱”的精准支持建议。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案例访谈法,对包头市C社区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经调查分析发现,城市低保家庭“贫困陷阱”问题主要体现在低保对象脱贫动力不足、再就业困难、低保家庭存在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以及社区、社会组织缺少行之有效的扶贫活动四个方面。导致低保家庭长期陷入“贫困陷阱”的原因包括:心理弱势造成的主动性贫困;就业和教育困境下的被动性贫困;社区扶贫措施针对性差,精准度不足;低保政策存在负激励效应以及社会支持不足且各支持网络相互独立。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借鉴其他成功扶贫经验,提出精准支持建议:通过心理扶贫,变主动贫困为主动脱贫;完善就业精准扶贫,提升人力资本;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引入社会工作配套救助,提升扶贫精准度;完善低保设计,发挥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强化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各支持网络间的协调配合。
其他文献
自2010年3月31日两融业务进入运行后,国内股市的单边格局宣告终结,国内A股市场可以使用统计套利策略进行做空。配对交易策略作为统计套利策略的一种,具有市场中性的特点,和市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事业取得了质的飞跃,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各地地方政府积累大量债务且呈现逐
监理工作应依靠信息管理这条主线来对工程建设实施监理。文章从信息管理的组织以及监理实施过程中信息资料收集的完整性,信息资料传递的通畅性,信息资料存储的有序性和信息反馈
电网输电线路上悬挂的异物是引起供电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清除输电线路异物,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清除高空异物的方法有人工带电作业、无人机高空清除
目的:血压的体位变化应涉及卧位-坐位以及坐位-立位之间的血压差异。目前综合现有的关于体位性低血压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直立位低血压,而关于坐位血压及正在服
伴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日益呈现出经济发展主导和支柱产业的地位,而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中发展最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