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完成升级,双方关系步入新的台阶。作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的中心枢纽,广东积极发展与东盟等国的交流合作,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中规模最大的省份。适逢国家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东盟是沿线的重点国家,如何继续发挥广东桥头堡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同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这一课题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广东作为区域经济体和国家经贸战略执行者的角度出发,梳理和评估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给广东省带来的贸易效应。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前人学者的工作,然后借助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结合度指数(TI)分析双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双边的贸易紧密程度变化,并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对广东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更进一步检验广东对东盟五国的出口贸易潜力,最后根据这一实证结果提出更为符合广东利益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经贸发展建议。基于上述思路,本文研究得出: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来,广东和东盟的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东盟在广东的对外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中自2008年起广东对东盟的出口增幅要大于进口增幅,贸易逆差呈逐渐缩小趋势。广东和东盟的产业结构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互补性。相似性主要反映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上,互补性则主要反映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上。从整体上来看,东盟对广东的贸易结合度要高于广东对东盟的贸易结合度,广东对东盟的贸易紧密程度在不断增强,而东盟对广东的贸易紧密程度在不断减弱。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我们发现中国-东盟自贸区给广东带来了积极的贸易创造效应,其中出口贸易创造效应要大于进口贸易创造效应。同时自贸区对广东从区外国家的进口产生了一定的贸易转移效应。但是从整体来看,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均未达到预期的显著性水平,广东和东盟贸易呈不足状态,这说明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一制度安排并未在广东省发挥完全作用,广东对东盟的出口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推进广东与东盟合作的两大契机,笔者从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合作等几方面提出了扩大双边贸易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