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共享空间是在开放获取运动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图书馆协作共享式学习、研究环境,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医院图书馆作为一种专业性图书馆,是储存和传播医学情报的主要机构,也是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主要场所。它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医院学术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且反映出一所医院的知识涵养以及文化底蕴。科技兴院是医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大数据时代下,医院图书馆也在紧跟发展的步伐,探索转型和创新之路。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进展及理论研究现状作了全面详细的综述。目前信息共享空间己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馆逐步开展,其构建规模和运行效果基本都很理想,己成为用户青睐的信息服务环境。实践的成功也促进了理论研究的逐步成熟和系统化。国内图书馆界对IC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量吸收借鉴外文文献并将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目前已经对IC的概念、特征、结构、功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但在构建方面的研究仍比较薄弱。其次概述信息共享空间的产生背景、概念、结构、功能和构建意义。目前学界对IC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界定,但其实质就是利用新科技整合图书馆资源,为用户提供学习、协作、交流、分享的实体和虚拟空间,通过空间共用、资源共享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帮助用户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本文选取了浙江省肿瘤医院的图书馆为例进行实例调查与分析,这所医院是集临床、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肿瘤专科三甲级医院,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且是浙江省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和其服务模式的创新符合该院的整体发展目标和趋势。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网络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对浙江省肿瘤医院图书馆的概况及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其主要用户即本院医务工作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资源获取方式以及需求的信息服务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进而在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概括出该院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之后,本文借鉴任树怀学者的三层次模型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服务支持体系这三层结构来探讨浙江省肿瘤医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设计了一个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先设置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然后通过用户对指标打分的方法,获得定量的评价结果来衡量用户满意度,再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制定出相应的服务改进策略,重点改善指标所占权重大而用户满意度低的服务项目,该评价体系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评估服务质量来进一步完善服务。最后探讨了在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协作、人员、公共关系、资金、技术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文章的结尾,总结了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医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发展做了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引进对于医院图书馆日渐式微的传统型服务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转型选择,拓展了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服务空间。其未来的发展重点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每家医院自身的重点学科建设和临床研究特点进行规划,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信息空间内提供无限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