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纺织品轻薄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掀起了对纱线复合纺纱方法研究的热潮。长丝与短纤的复合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中包芯纱因其特殊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这种纱线在存在很多优点的同时也具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方法来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包芯纱。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用于赛络纺包芯纱生产过程中的附加装置,这种装置对于改善赛络纺包芯纱的性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通过附加装置中两个轮的定位作用,使得复合纱线的波动减小;第二,为了使得定位作用最大化,通过调节附加装置中2号轮的位置可以改变汇聚点上方长丝与须条的捻度和力矩,使得汇聚点的位置位于1号轮的V型槽中,利用V型槽的形状进一步稳定了加捻三角区的形状;第三,长丝与须条以稳定位置关系捻合之后,纱线的捻度经过两次递增,这种先固定位置再逐级加捻的方式使得纱线中长丝和须条的分布更加均匀,纱线质量更加稳定。其次,研究了棉型赛络纺包芯纱纺纱过程中涤纶长丝预加张力、须条间距、捻度的单一因素的变化对纱线性能的影响,这三个单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涤长丝/棉赛络纺包芯纱的性能指标,如露丝长度、剥离阻力、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条干不匀率、毛羽指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再次,通过正交实验和MATLAB软件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涤纶长丝预加张力、须条间距和捻度对纱线性能指标的综合影响,经过最优化实验和分析得到本实验条件下纺制涤长丝/棉赛络纺包芯纱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涤纶长丝预加张力为85c N,须条间距为8mm,捻度为74.1T/10cm;纺制涤长丝/毛赛络纺包芯纱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涤纶长丝预加张力为90c N,须条间距为15mm,捻度为75.0T/10cm。最后,通过实验比较使用附加装置纺制的赛络纺包芯纱、未使用附加装置纺制的赛络纺包芯纱和传统包芯纱的性能,探讨了赛络纺包芯纱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由于赛络纺包芯纱纺纱过程中,两个粗纱须条保持一定间距,并且主动缠绕芯丝,汇聚点上方和汇聚点处的两次加捻作用使得纱线内应力均衡,所得到的纱线结构紧密、质量稳定,各项性能均优于传统包芯纱,尤其是露丝长度和剥离阻力这两个性能指标。使用附加装置的赛络纺包芯纱的各项性能均优于未使用附加装置的同种纱线,证实了本文最初设计的附加装置能够起到改善赛络纺包芯纱性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