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各地广泛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周口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养猪基地之一,为了弄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周口市养猪业中的流行情况,并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如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周口所有县市区的畜牧兽医站与养猪协会和38个不同规模类型的猪场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并对5个未免疫猪场的844份猪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周口市养猪业中的流行与感染状况。二是选取20头怀孕母猪和110头仔猪进行了疫苗免疫、药物防治等试验,研究周口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综合防制措施。1.通过对兽医站、养猪协会和养猪场(户)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周口市2005~2007年养猪中呼吸道病发病起数占传染性疾病发生起数的23.71%;对38个不同猪场检测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猪数占饲养猪总数的比例在0~64.45%范围内。猪发生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在冬春季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有343头,占12.8%;3~6周龄的有621头,占23.2%;6~15周龄的有1385头,占51.7%;15周龄以上的有329头,占12.3%。发病猪主要是外来品种,并且与引种有很大关系。当地猪场(户)使用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主要为三价灭活苗和自家苗,用疫苗进行免疫的占18.42%,免疫后保护率为85.71%。通过血清检测,周口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平均阳性率28.2%,说明该市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率较高。散养猪阳性率明显低于规模化猪场,可能是流通小,接触传染源机会少。高感染率的母猪群也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的主要传染源。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苗免疫试验结果显示怀孕母猪在产前一个月进行免疫接种,对其产下的仔猪在50日龄免疫一次,这些仔猪至肥猪阶段未见发病;而未免疫的对照组母猪及其所产下的未免疫仔猪(仔猪阶段至肥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比率达到54.4%(43/79);另外,试验组免疫母猪本身没有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而对照组未免疫母猪本身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为10%。无论母猪所产下的仔猪或母猪本身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比率,试验免疫组与对照不免疫组相比,差异都很显著(P<0.01)。商品用仔猪30日龄接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1次,试验期间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比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3/25)和4%(1/25),而对照不免疫组的出现呼吸道疾病症状比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4%(11/25)和12%(3/25),差异极显著(P<0.01)。仔猪在30日龄免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苗后,60日龄、80日龄和100日龄的IHA抗体平均效价分别为1:38.5、1:24.3和1:18.8,而不免疫对照组相应日龄抗体效价分别为1:5.9、1:6.3和1:9.0,免疫猪抗体效价明显高于相应日龄的非免疫仔猪,差异均极显著(P<0.01)。主动免疫仔猪对的预防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药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氟苯尼考、氟苯尼考、利高霉素和盐酸头孢噻呋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以复方氟苯尼考疗效最好。加强引种检疫工作,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全方位封闭猪场,保证生产区与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隔离状态;保证饲料质量,提高猪体的抗病力;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和消毒制度等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来防制本病是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