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目的远洋渔业是一种开发利用他国或公海渔业资源的产业。一些发达的远洋渔业国家或地区,其远洋渔业历史悠久,而在我国,远洋渔业从1985年3月起步,刚刚走过短短的18年。我国的远洋渔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发展很快,其总产量迅速达到了世界前列,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重要的远洋渔业大国。在发展远洋渔业过程中,我们以他国海域近海拖网捕捞为主要作业方式,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和拖网捕捞技术成熟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劳动密集为鲜明特色的发展道路。近年来,不少沿海国家近海渔业资源水平持续下降,纷纷加强本国海域资源管理,传统拖网作业由于对资源破坏严重而受到诸多限制,入渔成本也逐年攀升。加之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飞速上涨,使远洋渔业效益连年下滑。而在公海渔业资源开发方面,尽管一些高价值鱼类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资金和技术要求较高,我国对公海渔业资源开发总体缓慢。随着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公海资源管理也日趋严格,以历史产量为依据规划资源配额的“存在即权益”思想甚嚣尘上,对后进入者的发展空间构成相当大的威胁。面对国际海洋资源和海洋秩序的新变化,我国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加快发展远洋渔业的优惠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我国渔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使我国远洋渔业开辟新渔场、采用新渔法、捕捞新品种、提高渔获量成为可能,远洋渔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对远洋渔业发展环境中出现的这些新机会与新威胁,我国远洋渔业尤其是以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远洋渔业企业如何把<WP=3>握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为迅速赢得新时期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适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到愈来愈广泛的关注。本文将以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中水集团为研究对象,以战略管理的思想和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远洋渔业的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系统剖析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发展远洋渔业的各种机会和威胁,就中水集团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确保持续、健康发展提出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措施建议。目前我国渔业界对远洋渔业的研究大都以某项专业技术或某个具体项目的微观管理问题为对象,远洋渔业产业层面的系统分析和发展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水集团远洋渔业下步的发展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还由于我国各企业发展远洋渔业历史和现状的相似性,将对我国其它大型国有渔业企业发展远洋渔业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二、研究方法外部环境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一个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远洋渔业处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内,深受国际国内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将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成两个层次,一个是总体环境,一个是行业竞争环境。对于总体环境,采用“GPEST分析法”,对包括自然、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几方面的环境因素进行剖析,确定发展远洋渔业的机会与威胁。对于行业竞争环境,采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理论,分别就行业内潜在加入者、替代品、购买者、供应者、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竞争等五种力量加以分析,以认清产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生存的压力强度。根据外部环境分析,确定影响远洋渔业发展的关键性外部因素,采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研究法,就中水集团现有战略的应对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判断现有战略的有效性和差距,揭示企业战略创新的方向。通过对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优劣势分析,结合远洋渔业的行业发展阶段性特点,从最大可能利用外部机会、减轻环境威胁、发挥内部优势、扭转企业劣势、保持远洋渔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确定中水集团发展远洋渔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WP=4>三、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本文利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第一次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剖析了远洋渔业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关键性因素影响及行业中五种竞争力量的相互作用,认为我国的远洋渔业虽然存在结构性的资源衰退和国际资源管理强化、世界性资源竞争更趋激烈等方面的威胁,但也面临着国家加大扶持力度、公海渔业资源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绿色消费的广泛兴起等机遇。作为我国最大的远洋渔业企业,中水集团虽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效益增长乏力等内部不利条件,但也拥有作为我国远洋渔业行业领先者和国家确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势地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通过量化分析,本文认为中水集团现有的远洋渔业战略应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反应程度即战略的有效性高于平均水平,但离反应较好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有效地利用现有机会,并将外部威胁或潜在不利降至最低,必须发挥企业优势,以继续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者地位为战略目标,开展战略创新,选择有效的发展战略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一)积极扩展远洋渔业的价值链,以捕捞为中心,实行从渔场探捕、捕捞作业、加工增值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运作,提高远洋渔业的产业化水平。(二)重组生产要素,整合内外资源,实行低成本扩张,以发挥中水集团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