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即首次公开发行。长期以来,中国A股上市首日存在着超高的首日异常收益率,为了提高发行效率降低发行抑价,我国新股发行改革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在国外发达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新股发行主要采用累计订单询价。一般认为,在IPO的询价发行机制下,机构投资者具有信息生产和价格发现的功能,首日抑价可由此被降低。从1998年起,机构投资者作为参与者出现在新股发行市场。2005年全面实行询价制,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的询价、配售及配售后限售。本文对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发行方式及新股配售是否有助于降低IPO抑价进行了研究。本文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机构投资者对IPO抑价影响的相关文献与理论阐述。对机构投资者与IPO抑价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接着介绍了我国新股有关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发行的制度变迁。运用了信息不对称理论、配售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方式、配售与限售期进行了理论分析。第二阶段为机构投资者对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建立在第一阶段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检验以验证机构投资者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区间,采用机构投资者参与询价发行与IPO抑价负相关,但结果并不显著。(2)机构投资者参与配售比例与IPO抑价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的新股配售份额的提高对IPO抑价无明显的降低作用。说明在新股配售份额一定的情况下,且承销商没有权力分配新股,对机构投资者的配售并没有起到降低IPO抑价的作用。(3)限售期与IPO抑价正相关,限售期没有起到降低IPO抑价的作用。限售期没有传递对新股高质量的信息,从而降低IPO抑价。配售股份在上市初限售,减少了新股对市场的供应,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新股抑价。(4)机构投资者在新股网下发行配售家数的增多,没有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IPO抑价。本文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询价的发行方式,从形式上到实际内容上都要完善;建立机构投资者考核指标,完善评估机构机制;给予承销商分配新股的权力,在配售限额与限售期的管制放松,完善配售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