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意在观察针灸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不同病程分期的治疗效果,通过激光散斑衬比成像技术直观观测针灸治疗前后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血流变化情况,以此判定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的影响情况,以期能为临床周围性面瘫患者提供最佳采用针灸治疗的时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首次就诊时面瘫病程分期分为急性期组20例、静止期组20例和恢复期组20例。三组患者均采用普通针刺加电针的治疗方式,治疗疗程设定为三组患者均每日接受针灸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长30min,连续针灸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两天不接受针灸治疗。每例病例在首次接受针灸治疗前后室温环境下(约25±1℃)保持安静状态半小时以上,而后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快速血流成像模式采集患者仰卧位安静状态下面部微循环血流数据。整个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标准评定三组患者面瘫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针灸治疗不同分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差异;对每例患者首次接受针灸治疗前后的面部微循环血流图片进行血流数据换算,将所得血流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不同分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前后的面部血流改善情况。结果:1.针灸对于不同分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价(1)本次研究纳入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0例,达到痊愈标准共29例(急性期组11例、静止期组11例、恢复期组7例),痊愈率达48.3%;达到显效标准以上共40例(急性期组18例、静止期组12例、恢复期组10例),愈显率达66.7%;达到有效标准共60例(急性期组20例、静止期组20例、恢复期组20例),有效率达100%。(2)急性期组纳入患者共20例,达到痊愈标准11例,痊愈率达55%;达到显效标准以上共18例,愈显率达90%。(3)静止期组纳入患者共20例,达到痊愈标准11例,痊愈率达55%;达到显效标准以上共12例,愈显率达60%。(4)恢复期组纳入患者共20例,达到痊愈标准7例,痊愈率达35%;达到显效标准以上共10例,愈显率达50%。本研究中针灸对于风寒证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100%,说明针灸对于三组不同病程分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有治疗作用;急性期组与静止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急性期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静止期组高于恢复期组(急性期采用针灸治疗的愈显率与静止期、恢复期对比均有明显差别,均P<0.05);静止期组与恢复期组患者愈显率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针灸介入时机越早治愈率及愈显率越高,急性期为针灸介入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期。2针灸对于不同分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血流情况改善评价(1)针灸对不同病程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情况均有影响,除静止期组患者健侧眼部平均血流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以外,急性期组、静止期组及恢复期组患者针灸治疗后其余面部各项平均血流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增高。(2)针灸对本次研究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眼部、患侧脸部、健侧脸部平均血流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作用(治疗前后血流值差异对比均P<0.05);(3)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后健侧眼部及患侧脸部血流情况改善效果明显(治疗前后血流值差异对比均P<0.05);(4)静止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后患侧脸部血流情况改善效果明显(治疗前后血流值差异对比P<0.05);(5)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后患侧脸部、健侧脸部血流情况改善明显(治疗前后血流值差异对比均P<0.05);针灸治疗前后不同病程分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流情况均有所改变,但不同病程分期患者面部各项平均血流改变情况有差异性,故可认为面部血流情况是影响周围性面瘫发病及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针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病程分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血流情况均有所改善,但不能因此认为这就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全部原理和机制。对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原理和机制还需更多的专业研究来共同探讨,但本研究证实针灸对于各个病程分期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血流情况确实均有所改善,且针灸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有明确的治疗作用,急性期为针灸介入治疗本病的最佳时期。